第一百二十九章:口感清甜
一耳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口感清甜,郁老太的吃瓜养老日常,一耳清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娘,我们回来啦!”</p>
刘三河还没进院子便嚷开,声音里透出浓浓的欢快。</p>
“大哥和二哥回来了。”刘百灵和蛋黄一前一后跑出院子接人。</p>
兄弟俩走一截跑一段,透着凉意的天里还把自己跑出满头大汗。</p>
郁知秋拿出棉布给刘三河背上隔开:“又不赶时间,跑这么快做啥,背上都打湿了,现在不比夏天,出这么多汗再吹了风,容易风寒。”</p>
“二毛,你也赶紧擦擦汗,领三河进屋换件干净衣裳,换完衣裳出来量尺寸。”</p>
兄弟俩跟李秀娥打了招呼,嗖地一下钻进屋子。</p>
给刘二毛和刘三河量完尺寸,李秀娥说该回了,郁知秋进屋拎出四个鱼头给她。</p>
家里每天都有鱼头,十几个鱼头,自家人吃不完,郁知秋时常给亲近的人家送去。</p>
不止给李秀娥送,村长家,刘满堂家,王氏家,郑松她都给过。</p>
李秀娥知道刘家鱼头多,也就没客气:“我跟你学着做一回红烧鱼头,挺好吃的,比熬汤吃着有味。”</p>
“明天再拿几个新鲜的回去,我都吃腻了,看见鱼头就头疼。”再好吃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别说郁知秋腻了,刘三河都快腻了。</p>
又是鱼头又是布,还有个阵线筐子,李秀娥一个人拿不了,郁知秋让刘三河跑一趟,先把鱼头送到徐家去。</p>
刘二毛有其他事情,没时间去。</p>
郁知秋从屋里拿出今天买的棉鞋:“二毛,你把棉鞋给你堂爷爷送去,就说是你孝敬他的,再带两个鱼头和鱼排,帮你堂爷爷挑挑水,陪他说说话。”</p>
今儿在店里郁知秋给刘满堂买了双鞋,她见老人家这个天有时候还穿着草鞋,估摸着大小买的。</p>
刘满堂靠着郁知秋给他说的竹制品,这段时间挣了点钱,他就是节省惯了,有钱也舍不得花。</p>
刘二毛答应一声,立马拎着东西出门,他近来常去堂爷爷家,爷孙俩相处得不错,他挺喜欢去堂爷爷家串门的。</p>
家里还有鱼头和鱼排,晚上做个鱼头煲,蒸个肉末鸡蛋,把剩下的鱼排烧一碗,份量做足些,应该够吃。</p>
为了让家里的鱼头不浪费,郁知秋这段时间想尽办法做鱼头,煎煮炸烧,每一样都做过。</p>
孩子们目前吃着还行,但瞧着离吃腻歪不远了。</p>
晚上吃完饭,郁知秋琢磨怎么把鱼头利用起来,天天这么吃鱼头,她看见鱼头都觉得有些饱了。</p>
老送给亲近的人家吃也不是办法,升米恩,斗米仇,过了度也不太好。</p>
自己吃不完,只有卖出去,镇上那么多酒楼食铺,总有需要鱼头的。</p>
次日收摊后郁知秋便带着刘三河往镇上的酒楼跑,去卖每天的鱼头。</p>
原以为酒楼不会收,没想到过程还挺顺利的,对于开酒楼的人来说,鱼头的用处很多,能做菜能熬汤。</p>
一般卖鱼都是卖整条鱼,没有单卖鱼头的,要想只买鱼头熬汤,没那样的好事。</p>
郁知秋送上门的鱼头,也算是帮了酒楼的忙,因着只有鱼头和鱼排,价格比鲜鱼便宜不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