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川军埋骨他乡
亓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1章 川军埋骨他乡,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职的日子,亓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p>
占全国抗倭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为国捐躯,居全国之冠。</p>
据统计,抗战8年,蜀省出兵总计约340万人;</p>
但最后活着回来的,只有13万人...</p>
正面战场抗倭军队每5个、6个人中就有一个川人,平均每17个川人就有一人上前线。</p>
八年抗战,川军将士北出剑门,东越巫峡,转战7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3个省会;</p>
参加了华国战场抗击倭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守卫了全国前线战场1/5的国土。</p>
而现在,是时候让他们魂归故里了!</p>
回宜城路上,林怀远怕陈易年纪小,很多事情不知道,专门给他讲述了一遍川军过往。</p>
民国初期,川军一些部队之中,老婆比军官多;</p>
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多。</p>
有的军官乘滑竿或者坐黄包车,还有一些蓄养家禽的士兵;</p>
有的荷着鸟笼,抱着猴子,还有的用绳子牵着狗。</p>
他们沿着马路,通过郊区,成群结队,毫无秩序;</p>
有的穿着军装,戴着军帽,其余的服装则随心所欲,任意穿戴。</p>
但每个人都带着旧式雨伞、茶壶、电筒、毛巾、蔬菜和备用草鞋;</p>
这些东西或挂在肩膀上,或者用绳子拴在身上。</p>
许多扛枪的人,都把用布包裹着的私人财物吊在枪杆上;</p>
像这种吹吹打打的喜剧般的队伍,估计只有在传奇故事中才有了。</p>
而这就是川军的真实写照!</p>
连外国人都知道,蜀省军队素质之差,国内外有名,同其他优秀的部队相比,相差甚远!</p>
1935年8月,校长在峨眉训练团讲话:</p>
“我从蓉城乘车到峨嵋,在途中遇到某些军官坐滑竿从我车旁经过。”</p>
“仰卧倨傲,毫无军人之仪态,形象甚为难看,可见毫无教育!</p>
抗战初期,邓希侯奉命率第22集团军不远千里前往第二战区参加晋省保卫战时;</p>
驻防晋省的阎西山拒绝川军入晋,指斥川军:</p>
“武器不好,作战不力,是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p>
台兒庄大战之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棕仁认为:</p>
“川军习气较坏,官长均视物质享受为当然。”</p>
“不能与士卒共甘苦,各将领间因为省内长期互战的结果,彼此均积不相能!”</p>
这就是军阀混战时期,川军给人的印象。</p>
这一时期川军被称为烂部队也是有原因的...</p>
民国时期,川军作为地方武装,为争地盘,加入到军阀混战;</p>
因为蜀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好多的军阀在这儿打来打去。</p>
仗是天天打,也看不出什么战斗力;</p>
有人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蜀省人讲义气重感情,打仗的时候,不伤害自己人。</p>
军阀混战的时候,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派系,但是互相之间还有着亲情关系;</p>
说不定在战场上打着打着就能碰到自己的亲戚了,所以,老乡之间也都是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不愿意伤害对方。</p>
刘湘和刘文辉争夺蜀省地盘,这两个人是叔侄关系;</p>
这两个人打仗归打仗,逢年过节,刘湘还得带着礼物去给他叔叔拜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