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热血至极,大明好王爷,一身都是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产量极高?以往我们种的稻谷在云南这样四季如春的地方一亩也就两石上下,这红薯能有四五石吗?”</p>
朱楩哈哈哈的笑的更开心了:“四五石也叫极高吗?后面再加个十。”</p>
在场众人顿时愣住,片刻后,解子纶瞪大眼睛的看着朱楩,难以置信地说道:“四五十石,殿下,这玩笑可开不起,这怎么可能呀!”</p>
众人也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这红薯真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p>
“殿下,您是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啊?”</p>
“殿下……”</p>
尽管大家对朱楩充满敬意和信任,但对于这个惊人的数字,还是感到难以接受。毕竟,在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下,一亩地能产四五石粮食已经算是丰收了,而四十五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p>
朱楩看着众人一脸狐疑,也不多解释,直接说道:“我已经让人在城中找了三块地做实验,这红薯在北方寒冷且天气多变的情况下从育苗到收获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在云南和安南这样四季恒温稻谷都能一年两熟的地方,也就九十天便能成熟,诸位就等着看好戏吧。”</p>
朱楩说得斩钉截铁,信心十足的样子,在场不少人都开始动摇起来,感觉是不是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作物。若真能在九十天内就收获如此高产的粮食,那大明无论是人口还是税收都将迎来一波爆炸式的增长。</p>
不但如此,如果真能实现这种成果,那么还可以增加牲口的养殖,真正让肉食进入百姓的每顿餐食当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p>
其实,这也是后世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满清四万万人口的康乾盛世,其原因并非是当时的统治者有多么大的改进或作为,而是因为从那个时候起,红薯、玉米等来自大洋彼岸的高产作物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种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是一场由高产作物引发的盛世。</p>
大家也都开始期待起来,九十天后是否真的能见到这亩产千斤的粮食,最令大家奇怪的是这样的好东西,安南的人竟然没有发现,而且连做法都没研究出来,只是将其拿去喂牲口</p>
解子纶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殿下,这红薯应当不是安南的作物吧,否则他们应当是早就知道如何制作与种植,那这红薯原本是从哪过来的呢?”</p>
解子纶的问题十分的精准,朱楩走到桌案前的地图旁,然后用手指着安南海岸线对面的群岛说到“吕宋。”</p>
“吕宋竟然有如此好物,那他们以前来朝贡之时却从未带来,相必定是欺瞒我们。”</p>
朱楩却摇了摇头“并非是吕宋有这作物却不献给我们,而是因为他们也和安南一样,不知道红薯的可贵与食用方法,这作物也是被别人带到吕宋的。”</p>
解子纶顿时惊讶到“这吕宋已然地处东海极东之外,再往东便是汪洋一片了,谁会带着这么多好东西绕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