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平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537章 不急,赵氏发家记,平安的平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如工房书吏所说,城里的官沟年久失修,到处都被东西堵死,去年一下大雨,许多地方都有积水。</p>
不过年年如此,城里的老百姓都习惯了。</p>
春季多雨,虫鼠也多,若是污水排不出去,时日一久,就怕滋生疫病。</p>
徐先和自然也知道厉害,不过衙门如今没钱,流民那边的钱粮不能断,要是少了,估计没到开春人就跑干净了,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空。</p>
不过疏修官沟也不能等,徐先和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找县里的商户喝喝茶,毕竟新的一年,也该酒宴宾客,联络感情了。</p>
倒霉的沈、钱、元几家憋屈的很,这要钱的是堂老爷,谁敢不给。</p>
不过哪怕不给流民捐钱,也要给县令送孝敬,反正这笔钱少不了,这么一想,心里又舒坦一点。</p>
.</p>
村里人大雪天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里烤火吹牛,顺便给自家孩子说亲。</p>
赵老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给谁说亲?”</p>
媒婆笑道:“你家六郎啊!好俊的小伙,又读过书,十里八村的好姑娘随便配。”</p>
赵老四皱着眉“啧”了一声,“我家六郎才多大的人啊!书还没读完呢,不急不急,怎么着都得十七八了再说。您老要是遇着好姑娘了,给我二侄子说去。”</p>
媒婆一愣,“你家二郎不是有媳妇了吗?”</p>
赵老四笑眯眯说,“他弟弟还没成家呢。”</p>
一听是赵三郎,媒婆就不说话了,毕竟各地的媒婆都有交集,谁不知道赵家的要求。</p>
“好女百家求,要是有好的,早些定下才对。”</p>
赵老四就说,“看缘分,实在没缘分也强求不得。”</p>
媒婆就惋惜不已的走了,那么大一笔说媒钱呢,眼睁睁就飞了。</p>
赵六郎是不可能提前说亲的,赵四郎也不急着提前说亲,哪怕女家的条件再好,赵老头都没松口。</p>
他家四郎可是读书娃,将来说不定就能考个秀才呢,有这出息,去城里娶媳妇多好啊。</p>
虽然说村里姑娘也不错,但在家底上面还是差了一点。</p>
赵老头心里门清,还特意告诉赵老大,“四郎的亲事不急,你别瞎点头。”</p>
赵老大在这上面还是挺听话的,赵老头叮嘱一句后就彻底放心,想着哪怕不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也得找一个读书识字的姑娘,这样才般配嘛。</p>
至于赵六郎,赵老头丝毫不操心,有那么聪明的爹娘在,总不会害了孩子。</p>
不过来赵家说亲的人还是很多,赵老头一听是给赵四郎说亲的就忍不住失落。</p>
媒婆还在一旁吹嘘,”家里有几百亩地呢,还有下人伺候,就这一个姑娘,爹娘哥嫂都疼的不行,早早的就说了,陪嫁不少田地铺子。”</p>
赵老头一听,挺好的啊!不过一想到是给赵四郎说亲,他就快乐不起来。</p>
媒婆叽里咕噜的说了半天,口水都要干了,她刚端起茶杯,就听见赵老头问。</p>
“怎么不给我家三郎说亲?他年纪大,自然要等他娶媳妇后,才给我家四郎娶媳妇。”</p>
这嘴边的茶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媒婆把话在肚子里转了一圈,觉得没问题了才说,“这说亲就讲究一个缘分,你家三郎的缘分还没到,不着急。”</p>
赵老头急啊!他现在越看赵三郎越急,生怕这个孙子砸手里了,不过要让他随便娶个媳妇,赵老头又不乐意,毕竟家里又不是没钱。</p>
媒婆喝完手里的茶,清了清嗓子,又想细数女家的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