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猜谜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猜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一灯阑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当然知道三不朽的说法,只是有些疑惑,“悟道,此人是儒家、道家还是兵家?”</p>
长孙无忌:“当是儒士,与之作比的于谦亦是文官。”</p>
李世民的话题往前推去,“这朱老四好生无赖!”骗弟弟也就罢了,还挑拨儿子之间的关系。</p>
其他臣子在这件事上不好接话。</p>
唯独孔颖达若有所思,念念有词道:“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孔子之后,真有人能做到吗?</p>
朱元璋本来还在敦敦教诲小儿子,“别什么都听你四哥的。做事多想想,别被人骗了。”家眷、兵马、封地被骗的一干二净。还多谋呢,哪来的傻不愣登玩意。</p>
再往后听,好家伙,一个挑拨儿子关系,一个后代造反。</p>
朱元璋抄起近来用处颇多,常备于御案旁的竹杖,大喝一声,“龟孙,现在就让你俩多疾!”</p>
到了永乐朝,就是父子兄弟叔侄之间比拼感情和演技的时候。</p>
朱瞻基年纪小压不住心思,瞟了一眼坐在龙椅上骗完弟弟骗儿子的厚脸皮祖父,没一点愧疚模样。</p>
朱高炽不动如山,太子多疾但已经在减肥了。他这一系,除了命短加后头生了一块叉烧,没有别的缺点。治天下不能只靠打打杀杀。</p>
成化十七年的状元王华,瞧着专心“格”竹子的儿子,心道会不会只是同名同姓?谁家圣人五岁还不会说话。</p>
弘治皇帝是一心为儿子的好皇帝,果如后世所言,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因为是独生子。想着给儿子再添两个臂膀,终于从新科进士里翻出了一个叫王守仁的人。</p>
詹事府少詹事王华之子,从年岁履历上来说,最像平定宁王的叛乱者。但稍有些不确定,状元的儿子,未来的圣人,落榜两次?</p>
转念一想,在后人的划分中,王守仁的人生有一道分水岭——龙场,要不现在给送去?</p>
不过地名听来有些陌生,在哪儿呢?</p>
正德元年王守仁就被贬去了龙场,身边人揣摩心思,问道:“皇爷,要召王大人回京吗?”</p>
正德皇帝一点也不急,“他悟道完了么?”王守仁以前上过一些关于兵事的折子,但谁知道他真会打仗啊!嘎嘎乱杀,他不只会嘎嘎,一样会乱杀。</p>
不过正德也知道,“悟道”似乎是对王守仁极为重要的事。万一悟的是兵事呢。</p>
正德父子全把天幕当做剧透机和人才招聘录,一通透露下来,宁王府准备不足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另一方面倒不是有人不疑的博大胸怀,而是——后人把王守仁和于谦作比,于谦啊!</p>
糊糊:“臞仙是朱权的别号,《臞仙神隐书》是一部杂记型着作,其中收载了不少月令形式的农业技术资料,逐月叙述栽植树木、花果、蔬菜的技艺,马、牛、羊、猪等饲养方法,收录各种兽医药方。</p>
还详细解释了酥的做法,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倾入盆内,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锅内即成酥油,北方名马思哥。</p>
单看这段描述,差不多就是今天塞北人民仍然十分喜爱的奶皮子,奶豆腐。</p>
朱权是朱元璋的儿子,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曾是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张士诚幕僚,四舍五入他俩是同时代的人,对酥的认知应该差不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