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粮食增产,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玉米扒舞,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找了一块看起来挨着的稻田,就开始收割,一国之主愿意亲自手拿镰刀开割稻谷,那也是十分有寓意的。</p>
“祈求神灵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p>
等到明宗帝割下了第一把稻穗,很快太子和众位大臣,都陆陆续续的开始下田。</p>
有的手拿镰刀开始收割,有的拿起稻穗开始敲打。</p>
虽然都是一群千金之躯,但是这种丰收的喜悦根本就不能阻挡他们的热情。</p>
不把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这辈子都觉得不值。</p>
人多力量大,很快由皇帝和众位大臣一块收割的稻谷就堆得高高起来。</p>
此刻早就已经有人拿来了测量重量的秤,随着一袋袋的稻谷被抬上去称重。</p>
一亩看起来不算大的田,此刻称重下来竟然有680多斤。</p>
这种眼见为实的现实,让众人激动的都又跳又叫,如果以后每个百姓都种上这种稻谷,那么天下的百姓将都会能吃上干饭。</p>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粮食增产乃是国家大幸,一切都是皇上的丰功伟绩,才能有此等丰收之景。”</p>
拍马屁的人哪里都有,不过明宗帝依然听得很高兴。</p>
“你们用心于田亩之间,方有此等丰收之景,百姓亦因此而受惠。朕心甚慰,特此嘉许,望众爱卿能继续秉持此等赤诚之心,为我朝农事之兴再添助力,保我黎民衣食无忧,社稷安稳。</p>
众爱卿之功,朕当铭记,当赐以厚赏,以彰其德。愿众爱卿再接再厉,让天下黎民都能吃得上饱饭。”</p>
李有根他们连忙跪下来谢恩,他们这群人基本上都升了官。</p>
就连之前只是浩命在身的李有根,现在也在农司院混到了一个司农卿。</p>
官还不小,李有根都想不到他这辈子还能当上一个七品的小官。</p>
而且他的名字以后还会载入史书,流传千古,想到这里的李有根,一把年纪了,一想到他的事业,就比吃了什么补药还要有效。</p>
这几天从宫里赏下来的赏赐源源不断,就连牌匾也是足足赏了三大块。</p>
一份“兴农典范”、一份“农泽苍生”,还有一份“农功懋绩”。</p>
这李家的风头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次京城的老百姓们知道李家有个李景行。</p>
大家都觉得李家前途有望,没想到当爷爷的也是厉害,这天下的百姓现在又要再记住一个人的名字。</p>
李家除了李景行,还有一位李有根,至于他的堂兄弟,看样子也不是个孬的。</p>
虽说在科举文才上比不上李景行,但是农事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觑。</p>
粮食增产的消息传播的很快,整个大庆的百姓都欢呼鼓舞。</p>
希望能快点收到粮食发下去的粮种,有了这种种子,他们的收成就能收获以往2~3倍的产量。</p>
这样的数量让百姓们不敢多想,生怕一切都是做梦。</p>
更有一些老农的家里已经开始给李有根他们供上了长生排位。</p>
端着一些鸡鸭蛋就跑到田里面开始上香,期望老天爷来年能风调雨顺,让他们也种上这种粮种。</p>
以后不会再有挨饿的日子,每个人都能吃上白乎乎的大米饭。</p>
这个消息一出,不管是大到城池还是小到村里,收到这个消息的百姓纷纷去买上炮仗,在家里田舍,放了个尽兴。</p>
每个人都对大庆充满了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愈发的繁荣昌盛。</p>
每个大庆的子民都十分的自豪,庆幸于自己生在这个国家。</p>
就连远在大河村的乡亲们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听到李有根的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其他人。</p>
可是李景行的爷爷,除了那个李有根还有谁人。</p>
他们大河村的乡亲们真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这李老根还有这个本事。</p>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满满的自豪,这也是他们大河村的人。</p>
大河村的老村长也是高兴的不行,直接让村里的青壮去采购食物。</p>
到时候他们在村里面好好摆一个流水席,把这个消息开祠堂告诉祖先。</p>
这李有根,估计是没时间回乡,但这种好消息,只要他们知道了,就一定要开个祠堂,告慰先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