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总攻开始
z咏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章 总攻开始,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z咏橘,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嘉佑八年,三月底,林兆远成功收复堂邑。</p>
半个月之内,接连攻克两座由辽军重兵把守的城关,让不少将领,都见到了林兆远带兵的实力。</p>
虽说伤亡不小,二十万大军,战死者约有一万五千人,但结果是好的,便足够了。</p>
如果是卫渊领兵的话,可能死伤会少点。</p>
但他是三军主帅,他需要培养自己的班底。</p>
一些战役,如果不让林兆远等人切身指挥,他们永远也无法成长。</p>
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损兵折将。</p>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名将帅的成长,往往会伴随着尸山血海,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p>
汤阴县大营里。</p>
大名府那边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抵达此处。</p>
为了快速的与荡虏军、江南军等各部军种形成统一战力,大战前的练兵,是必须要进行的手段。</p>
此时,萧逾明正跟在卫渊身后,说着有关秦振的事情,</p>
“卫帅命秦振从大名府抽调兵力前来汤阴,他是持反对意见。”</p>
“他认为,耶律信先此刻面临着无险可守的局势,如果倾注兵力,在大名府大打,或有出乎意料的效果。”</p>
“但如果执意攻打相州,无论敌我双方,都将会损失惨重。”</p>
卫渊行走于正在操练的士卒身前,忽的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萧逾明,笑道:</p>
“这不光是秦振的念头吧?”</p>
萧逾明摇头一笑,“果真任何事都瞒不过卫帅,如今军中许多将领,都有这个念头。”</p>
耶律仁先驻扎在相州,而耶律信先只是依山建营,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向耶律信先发动总攻,更切合当今局势。</p>
卫渊问道:“你也有这个疑惑?”</p>
萧逾明毫不违言的点头道:“是有,不过末将知道,卫帅这样做,一定有理由。”</p>
卫渊笑而不语,径直来到主帐当中。</p>
萧逾明紧随其后。</p>
二人站在沙盘前。</p>
卫渊语重心长道:“耶律信先驻扎在大名府城外,他从始至终的目的,都不是要攻克大名府,而是借由大名府一战拖住我军主力,为耶律仁先攻打汴京争取时日。”</p>
“汴京之战时,耶律信先在大名府一带倾注全力阻挡大名府援军,从这一点上来看,辽军真正的主力,一直都是耶律仁先”</p>
听到他的长篇大论,萧逾明心中逐渐明了。</p>
相州地理位置尤为特殊,耶律仁先轻易不会选择撤军。</p>
但是耶律信先就不同了。</p>
他真正的目的,是在汴京之战打响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大名府的军队回援。</p>
当时的秦振,一门心思的,想要在大名府全歼耶律信先,所以,只派了少量的援军前往汴京。</p>
因为秦振压根就不信,耶律仁先真有本事,能在极短的时日内攻下汴京,而且卫渊从江南也带着军队出发前往汴京。</p>
这让他有足够的底气不至于太过忧心汴京的安危。</p>
谁知汴京城真就差一点儿被耶律仁先攻破。</p>
每每想到此处,秦振便是不由得后怕起来。</p>
“所以,相州之战,卫帅想要歼灭辽军真正的主力?”</p>
萧逾明好奇询问。</p>
卫渊笑道:“主力不主力的,暂时不论,但想要用一场战役,就歼灭大多数敌军,不太现实。”</p>
“再说,我们的目标,也不一定就是相州。”</p>
不一定是相州?</p>
萧逾明再次感到困惑。</p>
但是这一次,卫渊没有再向他解惑。</p>
萧逾明被誉为儒将,一部分是夸赞,另有一部分,是说他适合当军师、幕僚,而非领军作战。</p>
但卫渊想要将他培养成一代儒帅。</p>
所以,才会告知他一些事情。</p>
但最为关键的因素,需要他自己去猜。</p>
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成长。</p>
卫渊很喜欢看汉高祖刘邦的生平。</p>
他发现,刘邦身为一名游侠,前半生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各处游历,增长见闻。</p>
后来群雄逐鹿期间,善于用人的刘邦,更是主动发掘出了身边将士的闪光点,加以培养,让他们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p>
后来,民间有传闻说,一县之才就足以治理天下。</p>
其实,是因为跟随刘邦的那些人,都经历了足够的成长,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中磨砺自身,再到后来治理家国,便就顺理成章了。</p>
而能熬过这个成长的过程,一半因素得利于刘邦,另有一半,就要多亏他们自己了。</p>
如今,卫渊培养身边的人才,其实与刘邦的做法并无二致。</p>
嘉佑八年,四月一日,按照原定计划,杨怀仁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邯郸。</p>
耶律仁先在邯郸部署了整整三万兵力,按理说,三万人守城,就算守不住,在粮草辎重都富有的情况下,也能支撑相当长的一段时日。</p>
但是耶律仁先忽略了一個问题,辽军的勇士,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野战,他们在行,堪称天下无敌。</p>
可若是守城战役,没有一个擅长守城的将领,面对擅长攻坚战役的杨怀仁,多少是有些不够看。</p>
尽管如此,辽军也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面对杨怀仁连续三日的攻城下,愣是没有让一名周军将士登上过城墙。</p>
而这时,杨怀仁的军队,损伤已近万。</p>
为了保全有生力量,他不得已向卫渊求援,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邯郸。</p>
此时,汤阴大营里,卫渊召集诸将议事。</p>
众人商讨半日,都一致认为,该向邯郸增兵。</p>
卫渊经过深思熟虑后,却认为,一旦增兵邯郸,就意味着决战提前到来。</p>
如今,尚有最为关键的部署没有到位——武安。</p>
如若现在决战,很容易就会被辽军撕开口子,进退有余。</p>
“我们一旦增兵,耶律仁先定会选择在邯郸展开决战。”</p>
“若我等不增兵,耶律仁先就不敢擅动。”</p>
“告诉杨怀仁,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邯郸,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邯郸!”</p>
说到这里时,卫渊的脸色无比严肃。</p>
三日后。</p>
邯郸城外。</p>
周军大营里。</p>
经过连日征伐,都略显灰头土脸的周军将士们,此刻正站在杨怀仁身前。</p>
他的手上,握有卫渊传来的绝密信件。</p>
杨怀仁看向诸将,正色道:</p>
“诸位,卫帅说了,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邯郸!”</p>
能待在这里的将士,都是杨怀仁的心腹,他的心腹,便也就是卫渊的心腹。</p>
他们对于卫渊,都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信任,仿佛,卫渊就是他们的军魂,是他们逢战必胜的信念。</p>
可是这一次,他们实在是不理解卫渊做出的决定,</p>
“卫帅手中有六十万大军,只需派来十万兵,我军也可以最小代价收复邯郸啊!”</p>
“十万兵对于卫帅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吧?”</p>
“.”</p>
站在卫渊的那个角度上来说。</p>
一旦向邯郸增兵,相州必有动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