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0章:世事不太平,家祖左宗棠,白社桑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德法两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会议的成败。</p>
很不凑巧,法国并无意维持这样的局面,虽然在外人看来,维持条约能够显著降低德国的威胁,但法国同样也很清楚,自己国内的情况并不允许自己这样做。</p>
先且抛开德国最大的利器也是根本的武器——输出革命和理论建设不谈,就论法国如今所面临着的来自极右翼力量的威胁,就绝对不允许法国继续保持这样的武力状态。</p>
当然,法国也并非绝对反对条约,而是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条件。</p>
抛开俄国、意大利这种问题国家不谈,其他国家的发展实际上都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正常节奏,按部就班的进行发展。</p>
虽然这其中的发展,有些国家比较有远见,有些国家比较平庸,但从整体来看都算是中规中矩,只不过是这个特殊时期的平均线。</p>
这段时期中,法国1边修着防线,1边重整武备,同时关注与临近国家的关系,保持与俄国的友好关系,将代管殖民地还给意大利,在中东地区减少对抗等等。</p>
但是,大萧条的影响是巨大的,法国的糟糕的经济措施让红色与极右力量得到了大幅增强,国内越发猖狂的黑色活动与逐渐形成的工人斗争道路给予了法国政府双重压力。</p>
德国人最厉害,也是最根本的武器从来不是他们手中的枪炮,而是他们的理论,是输出革命,大萧条就是这样的1个特殊时期。</p>
德国的恢复未受其影响,反而表现的更好,加快了__主义建设,无论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都远超法国人的意料,也超过了世界各国的预料。</p>
如今的德国正处于第2个5年计划中,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他们的成就也已经足以震惊世界,在中欧、南欧,即便有英法大力支持各国的右翼政党,底层也不可避免的建立起了1个又1个小组,1个又1个苏维埃。</p>
作为穿越者,又熟悉马恩思想,左念微很清楚德国如今不可能放弃输出革命,苏维埃德国不是他们的重点,只是过渡时期的早期形态,下1步是国家性质的联合体,然后是联合体,这是国家、阶级以及party消亡的必经之路,而其前提是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p>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目标就是建立这样的联合体,而苏维埃德国就是他们的根据地,巩固根据地之后就要出击,就必须输出革命,在帝国主义群强环巳的局面下,不输出革命的__主义国家就会死,因为敌人也是运动的。</p>
当然,建立和维持这样的联合体也非常考验执政者的能力和认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p>
至少,对于各国来说,尤其是英法,他们或许不理解其中的理论,但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鹿特丹和约》只是缓兵之计,在合适的时机,甚至不必德国人出手,只要他们的成绩足以彰显其制度与理论的优越性,证明道路的正确,后继者便会前赴后继的迈向那个方向。</p>
1切的内容在这个风险和威胁上都是苍白的,法国人对于大萧条的应对非常的迟缓与固执,至今为止法国依然没有执行法郎贬值等应对措施,经济也谈不上好转。</p>
唯1值得庆幸的是,本位面的法国不用担心俄国人不出力,毕竟他们是苏德的死敌,背叛者比敌人更可恨。</p>
而对于法国的表态,英国自然表现的相当暧昧,英国本身没有什么发展6军的打算,但却不能不为殖民地考虑。</p>
英国本土没有什么保留6军的必要,在裁军期间,英国本土只保留了不到6万人的规模,剩下的都在澳大利亚、马来亚、hai xia、印度等地。</p>
其中相当1部分并非是纯正的英国人,比如澳新军团,由于澳大利亚的极度缺乏安全感已近乎扭曲的心态,澳新军团在战后得到了保留,并维持在了10万人的规模,对于澳新两国来说并不算小了。</p>
抛开欧洲不谈,印度和东南亚无疑是英国所担心的问题,因而英国提出了两条主要内容,第1是解除对马来亚及hai xia殖民地的限制,英国人试图进行新的1轮新加坡要塞化,第2则是对德国的限制。</p>
虽然在后者,英法还能够保持基本的同步,但其中和稀泥的意思也很明显了。</p>
对于英国的表现,法国人并不意外,英国人不会意识形态入脑,他们的判断理性,但同样利己,欧战时的表现仍历历在目。</p>
而俄国人则不1样,右翼政府和沙皇政府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由于大革命的传播,右翼政府还要进行更多的镇压,其中的主力便是饥荒中的农民与城市的工人。</p>
时常为人诟病的苏联大饥荒在右翼政府治下同样惨不忍睹,与民国政府如出1辙,不统计那就是没有,统计数字自然也模糊不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