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尘缘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六九章 五大民捕,荡剑诛魔传,空留尘缘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姜逸尘能听出来人有五人,却不知道来的是怎样五个人。
其他感官终无法替代眼睛本该有的一切功能,他也只能从冷魅口中获知答案。
铁匠,樵夫,渔夫,厨子,耕夫。
裸着胳膊,挂着汗巾,左手持钳,右手握锤的是铁匠。
肩上横着杆木棍,手中握着把短斧的是樵夫。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左手提着渔网,右肩背着鱼竿的是渔夫。
身前围着脏兮兮的麻布,一手拿锅铲,一手拿菜刀的是厨子。
扛着耙,赤着脚的是耕夫。
如果姜逸尘眼睛无碍,定也能一眼从装扮上看出五人身份。
当然如果仅有表面上这重身份,这五人今日绝不会出现在阴阳谷中。
“没想到五大民捕归隐多年后,竟有朝一日会来蹚江湖这潭浑水。”
冷魅一语道破五人另一重身份,同时也对幕后之人的身份有了大致推断。
五大民捕?
诚如冷魅所言,姜逸尘可以肯定当今江湖上无此名号。
可这并不意味着姜逸尘对这名号闻所未闻。
小时候在西山岛上,他看过不少话本,听过不少故事。
话本更为精彩有趣,但经过重重加工后,杜撰色彩较浓。
而那些故事多是发生于江湖中的真实事迹,少了些添油加醋,多了些真情实感。
话本中有个《四大名捕》,“天下四大名捕”的声誉极隆,他们破获过不少辣手案件,精明强干,文武全才。
故事中恰有个与四大名捕相近的名头,五大民捕。
五大民捕均为秦地人士,本为普通百姓,认真而细致地过着各自的平凡生活。
因为一个地域性的大案子,年轻的铁匠、樵夫、渔夫、厨子、耕夫命运被牵连在一起,一度面临牢狱之灾,五人却靠着各自本事与智慧,通力合作,破案昭雪,也因此被纳入秦地长都衙门,成为捕快。
五人起于市井,凭着才干屡立大功,广受当地百姓爱戴,是以得名五大民捕。
翻找完记忆碎片,这是姜逸尘所知关乎五大民捕的所有信息。
仅凭他所知,五大民捕确实与江湖扯不上关系,而且故事是他小时候便存在的,一晃十余载,五大民捕想必年事已高,他们又为何来此,为何非要取他性命?
“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们五个老家伙的俗号。”
开口的是厨子,相比于其他四人,他的神色要更为轻松些,只是谈吐间无不透露出惆怅感慨之色。
“庙堂与江湖间从未曾真正被分割开来,吾辈步入庙堂后,同不少黑白两道的草莽豪杰打过交道,岂能不沾江湖气?”回答冷魅的是铁匠。
末了又补充了句:“此来,便是为了还情。”
姜逸尘不解其意,微微偏头,想来冷魅或许知晓其中因果。
“你可听闻过五大民捕的故事?”
冷魅声音不大,显然只是在问姜逸尘。
姜逸尘道:“听过,大智大勇,屡破要案。”
冷魅道:“看来你不知道他们的结局。”
“不知。”姜逸尘说到,那些故事仅是五大民捕侦破的一桩桩奇诡案件。
冷魅道:“他们破的案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直到有个案子牵连甚众,乃至涉及到了某位朝堂要员。”
冷魅语气稍顿,姜逸尘心中一凛,似已料见了冷魅所谓的结局,以及其后出现的转折。
冷魅继续道:“案子没能往下细查,五人反被罗织了几宗罪名,勒令处死。”
姜逸尘道:“救他们的是?”
“商阙。彼时天罡地煞门还未分作两舵,商阙跟着宋河东奔西走四处网罗人才,商阙听闻了五大民捕的事迹,同宋河借了些人手金银,与官府斡旋良久,终打通关节,让五人金蝉脱壳,免于一死。奈何历经此劫五人心丧若死,无意步入江湖,一心回归市井生活,遂婉拒了商阙邀请。商阙没有为难五人,从那以后五大民捕便销声匿迹。”
“他们年岁应以不小吧?”
“按时日推算,年岁最长的渔夫已是古稀之年,而最年轻的铁匠也应过了花甲又五。”
“五人若过上了寻常百姓的日子,膝下应已儿孙成群。此来想必不只是还情,多半另有苦衷。”
冷魅与姜逸尘低声讨论的语速很快,同一时间五大民捕也在步步迫近。
当年商阙那小伙子救了五人性命,五人一直感恩戴德,后来他们得知商阙成了地煞门舵主暗中掌控着晋州城,他们便各自举家落户于晋州乡野,并暗地里与商阙取得联系,但有困难,听凭差遣。
十来年中,商阙与他们只见过寥寥数面,更别提使唤他们,让他们帮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忙,相互间更像是保持着忘年交的朋友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