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至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2章 定局(2),大明:史上最狠暴君,仗剑至天涯,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暖阁内的气氛微妙起来。</p>
卢象升、沈廷扬他们的表情有些复杂,其实对于天子所想,他们这些臣子都很清楚,有绝对支持的,有表示不好的,不过这些论调,仅仅在私底下提到过,却没有一人在御前提及过。</p>
上朝天国的思想,对大明影响是很大的。</p>
朱由校撩撩袍袖,看向魏光绪说道:“提到朝鲜方面,此前在咸镜道、平安道、宽甸诸堡等地,从建虏处缴获的金银都统计出来没有?”</p>
“启奏陛下,已悉数统计出来。”</p>
魏光绪忙作揖道:“这笔缴获金银经各处汇总,合计缴足色金27万两,足色银271万两,杂色金46万两,杂色银417万两,以上皆从鸭绿江运抵丹东,由专人负责看管,现正分批运抵归京。”</p>
这笔金银说是缴获,实则有六成是从建虏手里夺回来的,剩下的全是查抄投效建虏所得,可以说每两金银上都沾有人血!</p>
“此事与少府对接好。”</p>
朱由校神情自若道:“待这笔缴获金银悉数铸造成新币后,拿出一半直拨给辽东总督府治下,专用于军马场、军仓、水师等处部署,军务院要给朕盯好。”</p>
“剩下的就给朕作为专项银,投进各类新式装备的对应产业中,该怎样做,不用朕再强调了吧?”</p>
“臣等遵旨。”</p>
军务院诸臣作揖应道。</p>
对于朝鲜的死活,朱由校根本就不在意。</p>
他是大明皇帝,他在意的只有大明子民,能够让大明子民过好一些,过轻松些,这才是朱由校要考虑的,要在意的。</p>
一笔笔金银持续流通进大明,继而会衍生出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朱由校分心解决,倘若不解决好这些,那么大明就会发生通货膨胀。</p>
所以铸造的那些新币,要怎样花,该花到何处,投到何处去,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p>
朱由校哪儿有精力跟时间,去关心别国子民怎样啊。</p>
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是跟那笔缴获金银息息相关,但是却没有拿到明面上去提,比如投效建虏的朝鲜二鞑,比如查抄的大量粮食田产,比如解救的朝鲜青壮、女人等,这些全都明确下来了。</p>
人,一律迁移进辽东分流,青壮分到各矿场去,女人等待着婚嫁,至于孩童,则一律运送至北直隶皇庄。</p>
粮,援朝诸军留下五成,作为保障粮储存,余下名义上卖给朝鲜王室王廷,但实际却已分批运往辽东。</p>
地,一律分发给朝鲜底层,但要跟援朝诸军签契约,连续五年上缴一半收成,余下归自己所有。</p>
在朝鲜发生的种种,也就是没有传回大明,不然啊,不知有多少道德君子,该跳出来指摘抨击了。</p>
“这个黄台吉,命还真够硬的,居然没有留在朝鲜。”想起什么的朱由校,转身看向一侧的舆图,嘴角露出几分嗤笑。</p>
嗯?</p>
魏光绪、卢象升等一行人,听完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p>
最初对天子格外在意黄台吉一事,军务院不少大臣是疑惑的,黄台吉是所谓的建虏四贝勒不假,不过也没必要这般关注吧?</p>
但是随着朝鲜方面的战况先后急递归京,黄台吉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在败退朝鲜之际,一支数万众的朝鲜八旗,随建虏一起撤去宽甸诸堡,跟贺世贤、刘兴祚等部展开激战,这让不少人都惊了。</p>
本身经熊廷弼缔造的新八旗,就够让他们震惊的了。</p>
现在黄台吉又在朝鲜搞个八旗出来。</p>
关键是在宽甸诸堡会战中,黄台吉所部战死的多是朝鲜二鞑,建虏本部没有遭到重创,此战结束后,黄台吉就朝赫图阿拉逃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