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摆事实,讲依据,煽风点火,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昆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着这个问题,众人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龙椅上的皇帝,前段时间皇帝说过,他能让百姓手中有银子。

“还是那句话,等时机到了,朕会公布的!”

“早则三个月,迟则一年时间,朕说到做到。”

见群臣看向自己,崇祯出声了:“今日先不说这个,继续说商事的事情。”

“臣等遵旨!”

听着皇帝这么说,群臣齐齐躬身,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席端樊眼中闪过一丝的惊讶之色,富民这事历朝历代都是最难的,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有办法,看群臣的反应还是皇帝一个人想出来。

这个念头闪过后,席端樊继续道:“前面我们说了商事的利民富民,那我们再来说说如何利国富国。”

“富国,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国库有银子,而银子哪里来自然是商税了。”

“我大明一朝自太祖开国至今的种种原因,导致商税一直不高,平均在三百到四百万两白银左右,但诸位不要觉得商税就只有这么一点,反而远远超出这个数。

在预估大明商税之前,在下给诸位算算商事极为发达的宋朝的商税有多少。”

说到这里,席端樊转身朝着皇极殿门口招了招手,两名锦衣卫抬着一张桌案进了皇极殿,桌案纸上放着笔墨纸砚以及基本书籍。

席端樊抽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朗声道:“这一本是曾巩编写的《议经费扎子》,在书中提到‘皇祐、治平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

而后又抽出另一本,翻到折叠的一页:“这一本是《宋史》,里面有一段记载:‘治平二年,内外入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八千四百五贯’,

这里的计量单位是贯,与本朝所说的两、石的换算比例尚且不明确,即便是打个七折,那也是七千万到八千五百万两之间。”

“这一本是元祐初年,苏轼任户部侍郎时编写的《元祐会计录》,里面的《收支叙》和《民赋叙》两篇中明确记载了其税收和物价,

在下按照其记载和本朝的物价对比,最后折算出了大约在七千五百万两,倒是与上两本书中的记载的估算出入不算太大。”

说着,席端樊将三本书递给了旁边的大臣们。

众人看着用笔画出的段落字句,果然如席端樊所说。

嘶……群臣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撼之色,着实是被七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税收给惊住了。

再想想大明一年四百万两银子的商税,顿时勃然大怒,双眼都红了。

大明的商事繁荣和税率之重虽不及宋朝,但两成总是有把,这就是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剩余的一千一百万两的白银到哪里去了自然是商人、贪官污吏身上。

如果每年多这一千一百万两白银,建奴或许早就被灭掉了,哪能还能蹦跶这么多年

看着气愤的群臣,席端樊轻笑了一下。

决定再给众人加把火,让火焰燃烧的更大一些,而后继续道:“诸位以为,这是全部的收入吗显然不是的。”

eph7cbiquh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