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三年
九月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4章三年,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九月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年后。</p>
大梁。</p>
清河。</p>
秋高气爽,又到了一年一度女子学院新学员的入学季。</p>
女子学院大门外一大早就排了长长的队伍,从大门口一直排到街口的转角处。</p>
排队的大多都是普通的百姓之家,穿着布衣草鞋,领着自家的女儿在外面规规矩矩地排队。</p>
尽管他们衣着简陋,但大人和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浓浓的希冀之光。</p>
如今谁不知道,清河县主办的女子学院,简直就是穷人家女儿的救星。</p>
三年多以前,清河县主刚成立女子学院的时候,说要免费让穷人家的孩子来这里学习厨艺,绣花,算账或者武艺。</p>
当时很多人都对此半信半疑,不肯将孩子送到这里来。</p>
直到前年,第一批在女子学院学了两年的女孩子们学成出师。</p>
学院这边刚为那一批女孩子举办完出师的仪式,那些女孩子就被京城的商行,绣楼,酒楼一抢而空。</p>
甚至有的学习特别优秀的女孩子还被选进了宫里,做了御膳房或者司绣房的女官。</p>
听说那一批女孩子里,最差的每个月也能挣到足足二两银子的月钱呢。</p>
二两银子啊!</p>
够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省吃俭用花一年的了。</p>
这还只是一个月的月银,不算一年四季发的礼品和奖金。</p>
那些家里女孩子第一批送进女子学院学习的家里,如今日子个个都好过起来,盖了大房子,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首饰,儿子娶上了新媳妇。</p>
更重要的那些女孩子们回家的时候,给家里人带来的红封,首饰,以及女孩自己身上的穿戴,让整个村里的人看了都眼红不已。</p>
当然也更是悔断了肠子,暗恨自己没眼光,当初为了地里或者家里那点活计,没让孩子去女子学院学习。</p>
今年说啥也得把家里的女孩子们送去上学。</p>
这不,今年女子学院刚贴出招收新学生的告示,门外就排满了长长的队伍。</p>
顾楠将今年要扩大招收的学生人数,以及每个班的安排交代给素月和许春蓉,还有严氏。</p>
姜家的案子平反了,因为姜指挥使和姜家两位公子的功劳,萧怀恩下旨封了姜家一个安定侯的爵位。</p>
姜氏带着姜昭和姜皓两兄弟,跟着戚静静一起回了趟朔州,把姜家人的尸骨迁进祖坟,然后又在朔州守孝三年。</p>
今年初才回了清河。</p>
她想让姜昭和姜皓两兄弟在京城读几年书,然后再回朔州。</p>
严氏和顾楠请求,来女子学院做个先生。</p>
三年多前,萧怀礼,萧庆叛变的时候,曾经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想摸进女子学院,欲行不轨。</p>
是严氏带着人拼死把贼人赶了出去,保住了女子学院女孩子们的安全。</p>
所以严氏一开口,顾楠便同意了,让严氏跟着戚静静一起训练女兵。</p>
戚静静一直想组建一支娘子军,这两年陆陆续续挑了不少好苗子在训练了。</p>
顾楠教读书认字和算账,素月教厨艺,许春蓉教刺绣。</p>
看了看今年的学生名单,顾楠又交代一句。</p>
“今年收进来的学生太多了,恐怕还要招收几个女先生进来,你们身边如果有相熟的亲戚,可以推荐进来。”</p>
一切都交代完了,素月,许春蓉和严氏都去忙了。</p>
这时,门外响起琳琅细细的声音。</p>
“娘亲,娘亲。”</p>
还伴随着温嬷嬷急切地念叨。</p>
“我的小祖宗啊,你慢点,别摔了,让嬷嬷抱着你好不好?”</p>
“不要,琳琅已经走得很稳了。”</p>
已经满了三岁的琳琅拒绝了温嬷嬷,努力抬起腿迈进了屋里。</p>
别的孩子三岁都已经能跑能跳,调皮捣蛋不得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