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谋落幕!,蜀汉,雨落未敢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灭吴军主力,再加上刘禅以雷霆之势收伏了以张昭顾雍为代表的江东本土派的势力。</p>
此番汉军沿江直下,可谓是畅通无阻。</p>
从寻阳一路便来到了历阳。</p>
“从钟山向左,自摄山、临沂、雉亭、衡阳等山,向东到达。东面是白山、大成、云穴、武冈山,到达东南。南有土山、张山、青龙、石硊、天印、彭城、雁门、竹塘诸山。</p>
南部有九堡、齐家山、紫云山、紫岩、夏侯、天魁山,伸向西南。西南延至三山,止于大河。</p>
难怪丞相会说,建业有龙蟠虎踞之势。”</p>
沿江而下,建业的龙气,更能感受到。</p>
当然,感慨只是一时的,刘禅很快便将注意力收回历阳之上了。</p>
历阳位于长江北岸,建康上游。</p>
长江流经这里时,江面变窄,北岸有横江、当流、东口浦等小支流,可停泊船只,南岸的采石矶突入江心,对北方政权军队渡江十分有利。</p>
所以宋代有人说:“古时东南有物,十之七八来自寿春、溧阳,三之二来自横江、采石“。</p>
可见,如此险要的地方,没有重兵把守是不行的。</p>
此地非常重要,孙权自然派了人把守,正是吴国平北将军潘璋。</p>
至于兵卒,历阳城中兵卒,兴许只有三千人左右。</p>
对于汉国来说,现在要想攻下来,自然容易。</p>
原因很简单。</p>
吴军主力尽丧,现在在历阳的,不过是州郡兵之流,甚至连州郡兵都不如,是乡勇之流,且吴国败仗,他们哪有战心?</p>
但.</p>
能少点伤亡,自然少点伤亡为好。</p>
毕竟这些兵卒,日后都是刘禅北伐魏国的资本,现在可不能窝里斗,内耗了。</p>
于是乎,刘禅派遣张昭前去说降。</p>
凭借张昭三寸不烂之舌,金银财宝诱惑,加上现在的吴国,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p>
你张昭都归汉了,没有理由我潘璋不能归汉。</p>
于是乎.</p>
吴国平北将军潘璋,直接就投了。</p>
对于这个结果,刘禅倒是没有多少意外。</p>
原历史上,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p>
但其为人奢侈贪财。</p>
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p>
这种爱财的人,往往都是识时务的。</p>
很好说动。</p>
“陛下,历阳已下,接下来,最关键的,便是要拿下牛渚矶。”</p>
所谓的牛渚矶,便是后世的采石矶。</p>
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的故事遂得名。</p>
至于后面之所以从牛渚改名采石,还是因为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僧人掘井时得到五彩宝石,于是改名为采石矶。</p>
关于这段历史民间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p>
古时,有一年天下大旱,浩浩荡荡的长江也变成了涓涓细流,采石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倒在了取水的路上。</p>
在翠螺山上广济寺里的小哑巴和尚,看着这个情景心如刀割。</p>
在师傅的指引下,小和尚走上了寻水之路,他独自一人在山林里穿梭,披荆斩棘寻找水源,可是这挖出的一口口的哑泉让小和尚更加焦虑和迷茫。</p>
他想起师傅临终前的托付和村民们期盼的目光,再一次整装上路。</p>
小哑巴没日没夜地工作,终于倒在了井下,村民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小和尚,只见他紧紧的抠着身下的一块石头,用尽力气指向石头的方向。</p>
村民们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召集壮汉带上工具赶来,当乡亲们合力把井底的五彩石吊上来后,井底似乎出现了潺潺水声,村民取来了井绳,满满地打上一桶水。</p>
村民把水捧到小和尚面前,小和尚撑起身子,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大口,突然他睁开了眼睛说一声;“好甜哪!”</p>
“啊,哑巴和尚说话了,这不是普通的井水,是神水呀!”</p>
村民们奔走相告,感谢哑巴和尚的恩情。</p>
为了表达对师傅的怀念,小和尚把这块彩石琢成香炉供奉于广济寺内。</p>
这座香炉,一经红日照射,便可映出不同的光泽,如翡翠,似玛瑙。</p>
村民们都说这香炉上的丝丝纹路,是小和尚的心血凝结而成的,从此为了纪念来之不易的井水,村民将这里改名为采石矶。</p>
当然,传说也就只能听个乐子,此地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还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p>
牛渚矶自古东障金陵,西屏八皖,是长江中游的咽喉,有“采石之险甲于东南”之说。</p>
故而,历代都在这里重点设防。</p>
据《后汉志》记载:“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p>
这大概是采石矶作为江防要地最早的记载。</p>
后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从历阳出发,渡江直捣刘繇的牛渚营,夺取采石后,威震江东,开创了东吴立国的基业。</p>
孙策死后,孙权先后派周瑜、陆逊等名将在此屯兵,以稳定鼎立局面。</p>
然而,孙氏兴邦于此,却也失国于此。</p>
公元280年,司马炎派大军进攻牛渚,吴主孙皓命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领三万精兵迎战。</p>
在战前会议上,沈莹提出应当扼守采石,以逸待劳,张悌却硬要渡江作战。</p>
结果,吴军渡江后全军覆没,晋军则乘胜东下,直逼建业,灭亡了东吴。</p>
因采石之战得天下又失天下的,不唯三国时的东吴。</p>
南北朝时,南朝陈代江山也是得之于采石,又失之于采石。</p>
公元557年10月,梁敬帝被迫禅位于陈霸先。</p>
在此以前,陈霸先早就有代梁为陈的想法,曾派部将周铁虎在采石矶上游的东、西梁山立栅,以防江州驻军的袭击。</p>
陈霸先在这里制约不听他指挥的各地兵马,并重创前来进犯的北齐军,经过几次大的较量,羽毛渐丰,终于取代了梁朝。</p>
但陈代江山也是很短暂的,只有三十多年便被隋文帝杨坚所灭。</p>
公元589年冬,隋朝大将韩擒虎自历阳夜渡长江,凌晨占领采石。</p>
然后,隋军对陈实施南北夹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p>
可以这么说,拿下采石矶,基本上南朝是守不住的,没了长江天险,南朝就像是没了羽毛的鸟雀一般,彻底的飞不起来了。</p>
“间军司消息,据守此处的,乃是东吴大都督诸葛瑾,和前任都督陆逊。”</p>
费祎在一边说道。</p>
“如何,你们可有说降的把握?”</p>
刘禅将目光转向顾雍、张昭,以及新归附的潘璋身上。</p>
顾雍斟酌片刻,当即说道:“陛下,诸葛瑾与陆逊,皆吴王臂膀,要说降他们,恐怕不容易!”</p>
潘璋在这个时候,却是眼珠子转动。</p>
说动不得,却是可以诈得!</p>
潘璋对着刘禅行了一礼,在一边说道:“启禀陛下,末将有计:趁如今局势未明,牛渚中,诸葛瑾与陆逊并不知晓历阳情况,更不清楚我归降的消息,末将佯装历阳守不住,撤回牛渚,届时与大汉天兵里应外合,则牛渚必破!”</p>
“好!”</p>
有内奸,有二五仔,这个事情就是好办!</p>
“若将军能一战而定牛渚,朕必重赏!”</p>
重赏?</p>
潘璋眼睛顿时亮起来了。</p>
汉国皇帝打下吴国,不可能将建业作为汉国都城,大汉天子迟早是要回长安的。</p>
而他潘璋能否在江东之地做土霸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看这一仗的了!</p>
。。。</p>
历阳城外,已经出现了汉军踪迹,若是其攻下历阳、牛渚,石头城,则建业不保。</p>
与其坐视等死,不如拼上一拼。</p>
不管是输是赢,也绝对不能让那刘禅小儿好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