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希望工程
森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1章 希望工程,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森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明华心里想着。</p>
不过捐给希望工程也是值得的。</p>
虽然希望工程到后期有这样那样的诟病,但它确实帮助许多农村孩子继续上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一点,功不可没。</p>
随后,方明华个人表示捐资2000元,连那个年轻的周书记也捐献出了自己一个月工资:154元。</p>
成为第一批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人。</p>
到了中午,村支书周贵生留他们几人到自家屋里吃了顿午饭,自然是景台人招待客人佳品——炒拉条,配了几个小菜,还拿出一瓶当地产的景泰大曲。</p>
几人边吃边聊,于海龙就说起创办这个基金会遇到种种困难。</p>
赵红军听了感到惊讶:“你们这个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不是团中央发起成立、主管的吗?怎么会没钱?”</p>
“赵总你不了解,我们基金会属于慈善组织,并不是国家部门,也不领国家财政,基金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你知道我们启动资金多少吗?”</p>
“多少?”</p>
“十万块。”</p>
“才十万块?!”赵红军愕然。</p>
“对,国家只给了十万块启动基金,将来修建学校的资金全靠募捐,包括将基金会的运营费用都要从这里面出。”于龙海解释道。</p>
“哦”赵红军这才明白过来,接着说道:“那你们募捐任务艰巨啊。”</p>
“是啊.压力很大,我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打开局面。”于龙海说道。</p>
“所以你找到我们?”</p>
“对,赵总,所以得谢谢你们,来,再敬你一杯。”于龙海笑着举起酒杯。</p>
几人喝干之后,方明华笑着说道:“其实,想打开局面还有个最直接的办法。”</p>
“什么办法?”</p>
“在报纸上刊登募捐广告。”</p>
“募捐广告,这成吗?有人会不会认为是骗子?”于海龙有些怀疑。</p>
“你们可是团中央的下属的基金会,这个金字招牌为啥不好利用?还有,报纸如果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些国家媒体,别人会不会认为你们是骗子?!”</p>
对呀</p>
为啥没想到这一招呢。</p>
卖商品可以做广告,捐钱为啥不能做呢?</p>
这钱又不是落入我个人腰包,是为了救那些失学儿童!</p>
“方主席,你这建议好!我回去以后和我们徐秘书长好好商量商量!”</p>
于海龙高兴的说道。</p>
“哎,对了,方主席,我记得你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农村教育的小说一一篇叫《乡村教师》另一篇叫《一个都不能少》,还拍成电影,是不是?”于龙海突然想到什么问道。</p>
“对,前两年写的。”</p>
“哎呀于秘书长,你不说我差点就忘了。”旁边的周书记插话进来:“《乡村教师》发表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们班上好多人看过,写的实在是感人。”</p>
“对,确实感人。方主席,你能不能再写一篇关于乡村教育的小说,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宣传和支持。。”</p>
方明华沉思了下,点头答应。</p>
“我敬你一杯!”于海龙赶忙又端起酒杯。</p>
于海龙是中午离开的,临走前除了和赵红军约定采访具体时间,还说方明华的大作发表,他一定好好拜读云云。</p>
方明华他们也是中午离开的,再不走担心再来一批人那就热闹,按照计划,他们这次拐向东南方向到达定西地区,然后沿着312国道返回燕京。</p>
一看时间,现在是5月25日,方明华不想这么早回去,估计西京城还乱着呢。</p>
“要不,红军,咱们去银川吧?”方明华提出自己的建议:“宁夏的作协主席张先亮我熟,让他带咱们在银川逛几天如何?”</p>
“哎呦.明华,平常你出门,都是急着回家看老婆娃娃,这次你不着急了?行,就听你的,我还没去过银川呢。”</p>
于是方明华重新拿着地图规划路线,调转车头向东北方向驶去。</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