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4章 文学青年,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何青生给陈凡安排的这个秘书还不错,办事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要做什么事情,一声吩咐下去,告诉需要的结果和标准,她很快就能执行到位。</p>
虽说这些工作都不难,只是传递信息、追踪过程,但能有这么高的效率,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已经算不错了。</p>
在边慧芳紧张的奔跑、作协相关部门的忙碌下,一个星期后,万事俱备、刮东风!</p>
……</p>
辽阔的大草原,一座座毡房宛如白云落在草地上,毡房远处则是一片片缓缓移动的牛羊。</p>
在其中一座最大的毡房里,宁敬民手里捧着课本,一字一句地带着学生们读书。</p>
这里是一所“马背小学”。</p>
自古以来,大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逐草而居,很少有固定的场所,这种情况下,上级要求的“普及小学教育、扫除文盲”便成了一个大难题。</p>
尤其是草原上的冬天会有连绵大雪,出行非常不便。</p>
在46年的冬天,KSKTQ大雪封路,学生们连门都出不去,更别说上学。</p>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当时KSKTQ的老师们便想了一个办法,让老师们各自认领定居点,然后骑着马儿、到学生家里去上课。</p>
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地默默实行了十几年后,终于得到地方上的重视,随后便向上级汇报、进行推广,这便是“马背小学”的由来。</p>
到了60年代中后期,从内蒙到青海、再到新藏,这种“马背小学”或“帐篷小学”越来越多,基本能覆盖绝大部分牧区。</p>
夏季的时候,在牧民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将生产队的蒙古包扎在那里,做为临时校舍。</p>
对那些因转场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老师们就骑马到学生家中上课,或将学生组成小组,托人代为管理与辅导,老师巡回面授。</p>
巡回教学时间根据牧民居住情况而定,一般在7到8天左右可以巡回一次。</p>
在春、秋、冬三季,牧民居住分散,也没有固定校舍,全靠老师们骑马教学,他们每到一个教学点便吹响螺号,附近的学生听到螺号声,就会聚集起来上课,通常每次授课时间在3到4小时。</p>
宁敬民就是一位马背上的老师。</p>
他本来是上海人,十年前随着浪潮下乡、到了内蒙古插队,凭着高中学历,顺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负责这一片的学生教学。</p>
之后结婚、生子,顺理成章地在大草原上安了家。</p>
在这里,他没有寒暑假,只有一次次马背上的迁移,宛如一名草原上的老牧民,看着那群孩子们一点点长大。</p>
但是,从小就喜欢文学的他,心里面始终还有一个文学梦。</p>
去年的高考他也参加过,考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考得还可以,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直到现在,也没能等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哪怕一个大专也没有。</p>
他只能按捺住躁动的心情,白天继续骑着马儿、捧着课本教学,晚上则回到家里埋头苦读,只希望今年再战考场,看看能不能考上。</p>
哪怕考个中专,能多学一点文学知识也行。</p>
一段课文读完,点了几个同学的名抽查,发现他们已经差不多掌握,便换了一本数学课本。</p>
马背小学上一次课不容易,他希望能抓紧时间多教一些。</p>
就在这时,外面隐隐传来一阵呼喊声。</p>
宁敬民侧耳倾听,听着像是自己的妻子?</p>
她怎么来了?</p>
当即放下课本,吩咐同学们再读一遍刚才的课文,随后挑开门帘走出去。</p>
刚出帐篷,便看见妻子骑着马狂奔而来,她手里似乎还拿着一份报纸?</p>
宁敬民不自觉地往前快走几步,骏马也迅速跑到跟前。</p>
不等马停稳,妻子便跳了下来,兴奋地将报纸递到他面前,“江南作协要办‘文学创作函授班’,面向全国招生,没有其他任何要求,只要求对文学感兴趣,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还有10块钱的报名费,就可以直接录取。”</p>
宁敬民先是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一把将报纸抓在手里。</p>
这是一份文汇报,作为上海知青,每天阅读文汇报已经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部分。</p>
但是此时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往日挂念的新闻和文学作品上,抓着报纸快速翻看,两三秒的时间,他的视线便定在一个方格上。</p>
“江南作协开设文学创作函授班,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圆创作梦!”</p>
宁敬民捧着报纸认认真真读了一遍,等看到招生简章部分,嘴角不自觉地往两边咧开,“何、何青生、谭庸、郭道荣……,他们都是江南有名的作家,经常在《江南文艺》发表文章的,竟然是他们亲自上课?”</p>
他说着猛地抬起头来,看着妻子两眼放光,“是真的,不需要考试、直接报名就可以录取,我也可以学文学啦?!”</p>
妻子看着他的样子,不禁有些心酸,抬手捂了捂嘴,缓了口气,笑道,“有这些大作家教你,你一定也能成为作家!”</p>
宁敬民咧着嘴哈哈大笑,“能不能当作家不一定,我就是想圆个梦。”</p>
笑了一阵子,他突然反应过来,低头看向报纸,“不好,他们只招2000人?!”</p>
此时他脸上满是焦急,“从内蒙寄信到江南,少说也要十来天,他们函授班肯定是按照收信的日期选人,怎么办、怎么办?”</p>
一时间想不出办法,急得他原地打转。</p>
妻子赶紧说道,“我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待会儿我就去邮局拍电报报名,说明一下情况,报名费随后就寄过去,这样应该能抢时间。”</p>
宁敬民连连点头,“好好,就按你说的办。”</p>
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昂贵的电报费,抢到名额才最重要。</p>
他咬着牙回头看了一眼毡房教室,“我还要上课,没时间过去,你赶紧去帮我报名。”</p>
妻子笑了笑,“交给我了。”</p>
说完便骑上马,对他挥了挥手,调转马头便策马狂奔。</p>
宁敬民手捧着报纸,望着妻子远去的身影,眼里满是憧憬。</p>
与此同时,无数的报名信从全国各地被寄往江南省城。</p>
……</p>
“为什么写的是限额2000人呢?”</p>
何青生很不理解,拿着报纸问道,“你不是说要招20000人吗?”</p>
陈凡已经带着他们模拟了一遍流程。</p>
这种函授教学几乎不怎么耗费精力,学员报名之后,函授中心会邮寄一份学习资料过去,这也是学员们平时使用的“课本”。</p>
课本内容包括写作技巧、新人常见问题分析、写作心态调整等等,满满的干货。</p>
这些都是老作家们和杂志社的编辑们整理出来的,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如今汇总起来,可以说能解决那些学员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p>
通过这份纯干货的课本,一个正常具有中学学历的“文学爱好者”,完全有可能写一篇模式化的文章出来。</p>
虽说是模式化,却能够达到县级或地区刊物的收录标准,若是有天赋的人,或许能挑战一下省级刊物。</p>
除此之外,每个学员还会有一到两次的面授机会。</p>
之所以是一到两次,是为了分阶段。</p>
在招生简章中只有一次机会,每个学员都可以来。</p>
在完成首次面授之后,会有一次“结课考试”,从中会挑选一小部分优秀学员,进行第二次面授,算是“额外”奖励。</p>
这部分优秀学员自然会成为函授班的活广告,为下一次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p>
而且面授也不太麻烦。</p>
就以省城文化宫的大礼堂为例子,那里一次性可以容纳两千人上课,10次大课就可以将所有学员的基础课程讲完,更别说还有几个地区分校可以分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