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0章 末段精确制导,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十月廿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我们这毕竟是一发验证弹,不是用来发挥实际战术作用的,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考虑整个项目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p>
“在未来,我们的高超声速武器有可能使用红外或可见光波段进行目标导引,而烧蚀防热设计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烧蚀产物会在气体边界层内顺流而下,造成边界层污染,同时很有可能进入视觉传感器的窗口区域,造成寻的信息的丢失和衰减。”</p>
“此外,在6-7马赫的速度下,因为电离层的厚度和强度都比较小,所以大概率无需考虑电磁屏蔽问题,但对于未来速度更快的飞行体,就需要主动利用离子流,对包裹在飞行体外侧的等离子体鞘套进行削弱和改性,才能让特定波段、特定相位和入射角度的雷达波透过屏蔽层,对目标进行雷达探测,而这和发汗冷却的要求是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p>
“……”</p>
说到这里,常浩南突然起身,把只是用来放会议背景的PPT关掉,然后打开了一份新的文档。</p>
上面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p>
当然,即便在座各位都是专家,也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马上看懂这些内容。</p>
但夹杂在公式之间的一系列图片,大家还是能够看懂的——</p>
几张不同种类遥感卫星分别对大型船只、城市、港口和机场等目标的雷达成像效果图。</p>
很明显,常浩南所说的“雷达探测”并不是像早期反舰导弹那样简单收到反射回波,然后挑个最大的扎下去。</p>
而是要通过SAR成像对搜索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精确甄别。</p>
直到此时,在场所有人才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常院士的目标,远比他们最开始想的要长远很多……</p>
至少不是折腾出一个速度够快的高超音速武器就完事了。</p>
稍微让大家消化了一会之后,常浩南重新开口道:</p>
“在座的一部分同志……尤其航天科技集团的同志可能知道,前些年我曾经有幸参与过资源二号和海洋一号两个遥感卫星系统的成像算法开发。”</p>
“在那之后,虽然更新一代的遥感卫星仍然处在研发当中,还没有具体的发射时间表,但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停止对于图像分割和目标轮廓跟踪的技术研究。”</p>
“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在海洋背景范围内发现有特殊轮廓特征的大型水面舰艇,以及在地形不是很复杂的陆地背景下识别出外形特殊的地标或者建筑……”</p>
这个时候,下面不知道哪位突然接了一句:</p>
“比如五角大楼?”</p>
这个问题显然有几分抖机灵的意思,不过却恰到好处地缓和了现场的气氛。</p>
会议室内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p>
笑过之后,常浩南点了点头:</p>
“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我们只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话,那确实是最完美的目标……”</p>
又是一阵比刚才稍微稀疏一些的笑声。</p>
“实际上,这套算法更加常用的功能或许是,在一个机场范围内精确识别出塔台、机库和跑道,或者在一个港口中识别出最有价值成为目标的船只……此外,如果采用特殊的透地雷达,那么还有能力识别出潜藏在地下的掩体或者仓库。”</p>
他用带着少许蛊惑的语气继续道:</p>
“当然,实际情况越复杂,辨识出目标所要求的计算量就越大,再考虑到高超声速武器的末段时间很短,所以现阶段的弹载计算机或许无法实现过于精密的要求。”</p>
“但我相信,未来总有一天,我们会用到这项技术的……”</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