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4章 被忽略的广播效应,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十月廿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想法,正好需要后面几次测试结果来验证。</p>
……</p>
因为已经是第三次操作,所以测试团队对于整个流程也算是轻车熟路。</p>
效率比前两次都要快上很多。</p>
间隔10公里,对照组的速度还是刚刚那个样子。</p>
1.5千字节/秒。</p>
然而,实验组的情况却出现了巨大变化——</p>
10.3千字节/秒。</p>
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吴威直接双眼瞪大,整个人愣在原地。</p>
“我c……”</p>
国粹几乎到了嘴边,但还是强行给收回去了:</p>
“七……七倍?”</p>
相比于五公里间距时的测试结果,这一次看似变化不大,但却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一件事——</p>
常浩南刚才是对的。</p>
五倍,确实不是极限。</p>
只不过,比较令人迷惑的一点是,距离更远之后,反而效果还变好了……</p>
要知道,五十四所开发的师属通信车,进行直接通信的主要距离就是5-15公里之间。</p>
所以对于这个范围内的结果,他是也是最为关心的。</p>
“常总,还需要再重复一遍么?”</p>
过了好一会,吴威才从震惊当中缓过神来。</p>
常浩南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又在心中稍微计算了一下时间:</p>
“重复一遍吧,动作快,然后马上转入15公里测试……”</p>
……</p>
接下来的测试结果,在定性角度上,跟常浩南的预期完全一致——</p>
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对照组的网络吞吐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p>
但实验组,却一直在逆势上升。</p>
到四辆车之间相距30公里时,四号车测得的吞吐量数据已经达到了17.3千字节/秒。</p>
从绝对速度来说,当然仍旧不快。</p>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慢。</p>
但是,相比于对照组的提升倍数,也基本接近了常浩南之前在有线网络当中进行测试时的水平。</p>
19.7倍。</p>
而且,在采用了新技术后,经过三轮中继(一号车本身也算一次中继)测得的网络吞吐量,只比一轮中继降低了大约15%。</p>
几乎已经把中继损失降到最低!</p>
“呼——”</p>
彻底证实猜想的常浩南总算长舒了一口气。</p>
对于大部分科研工作来说,最煎熬的部分是从一片混乱的线索当中找出问题所在。</p>
而一旦完成这一步,后面解决问题的部分反而相对轻松。</p>
至少在心理层面上是这样。</p>
稍微缓了一会之后,常浩南才在无线电当中下达了新的指示:</p>
“各号车注意,今天的测试先到这里,准备收队……”</p>
这些收尾任务,自然有专人负责,无需他或者吴威亲自经手。</p>
因此,后者也就趁着这会空闲,向常浩南问出了自己刚才就产生的疑惑:</p>
“常总,为什么通信距离拉长之后,使用网络编码技术的传输效果反而更好了?”</p>
“因为广播效应的缘故……”</p>
常浩南说着推门离开车厢,紧接着找了个上风口的位置,准备吹一吹太阳落山之后的清爽晚风。</p>
虽然带着点沙子的味道,但也比闷热的操作舱里面强太多了。</p>
中高纬度内陆地区就是这点好。</p>
无论中午有多热,只要不见太阳,温度马上就能降下来。</p>
“广播效应?”</p>
吴威稍一思索,却并未从大脑中找到这个关键词。</p>
“啊……没错,这个名词是我刚刚想出来的,你没听过也正常……”</p>
常浩南点了点头,回答道:</p>
“就是说,无线网络物理层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在无线媒质中传输的,从而导致多个接收节点可以同时监听到一个发送节点传送的电磁波信号。反之,多个发送节点发送的信息也可以被一个接收端同时收到。”</p>
“这就导致相邻跳的分组数据会对本跳数据在同一业务流当中造成“自干扰”现象,而大部分无线通信系统都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信源发射信息,或者将其他信源发出的叠加信号当作干扰加以抑制,也就导致无线多跳网络的实际吞吐量相比有线网络出现明显降低……”</p>
“当几辆车之间的距离拉远之后,广播效应导致的自干扰随之减弱,所以表现出来的吞吐量反而有所提高。”</p>
但这样的解释却并未完全消除吴威的不解:</p>
“可是……对照组那边应该也有一样的效应才对?”</p>
“那是当然。”</p>
常浩南把双手背到身后,做大佬状:</p>
“但影响对照组网络吞吐量的主要因素在于重复发包导致的传输延迟,自干扰在其中能产生的影响不大。”</p>
“而在应用网络编码技术之后,传输延迟的占比让位于处理延迟,这样一来,广播效应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