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正一大典
雁背斜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正一大典,高武两晋:我修炼雷霆正法,雁背斜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三十三章:正一大典</p>
道法荟之前,是正一大典。</p>
是日,庄重而神圣。</p>
大典举行之地称作宗坛,后面是一座古老的大殿,高高的穹顶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用古朴的篆书写着“道法自然”四个大字。</p>
大殿的四壁上挂着历代祖师的画像,每一幅画像都流露出深远的历史沉淀和无尽的智慧。</p>
殿前,张天师、马宗师为首的正一、上清道首依次排列。</p>
面前,摆放着一座高大的青铜香炉,香炉底座雕刻着吉祥的云纹和龙凤图案。</p>
香炉四周,摆放着各种供品,包括美酒、果品、糕点等,其中,一卷黄表天书,卷在一起,规整的放在桌上。</p>
张天师穿了一件紫袍,据说是张道陵所留之物,有万法不侵之威。</p>
“肃静!”张天师的声音不大,却传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p>
“混沌初开,浊着下沉,清者飘升,是为天地……”</p>
张天师自天地初开伊始,讲道教之发展,宇宙之真理,最后,引为祖师张道陵创立正一教,洋洋洒洒,一个时辰。</p>
坛下,数百名道人和修者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两侧,都恭敬的站着。</p>
肃穆,只有钟鼓之音回荡在大殿中。</p>
紧接着。</p>
“正一大典,传箓开始!”</p>
“明有王法,幽有道法,道律治已,王律治人!”</p>
……</p>
众箓生在张天师的率领下在祖天师坛前发“十二愿”。</p>
一愿乾坤明素;二愿气象清圆;三愿主躬康泰;四愿融洽八埏;五愿天垂甘露;六愿地发祥烟;七愿四时顺序;八愿万物生全;九愿家多孝悌;十愿国富才贤;十一愿箓生受福;十二愿正教兴行。</p>
最后,则是根据各自不同的修持,发给相应的职牒。</p>
又一个时辰。</p>
“正一大典,礼成。”</p>
张天师轻挥衣袖,大鼎无火自燃。</p>
待黄表天书化了灰烬,一道彩虹自鼎中起,直达天际。同时间。</p>
天音渺渺。</p>
古朴悠长。</p>
在场所有人,无论何种修为,都陷入无与伦比的震撼。</p>
都说开天门,可修者半信半疑者十之八九。</p>
沉迷于世间权力、美色,不可自拔。</p>
有如此多的贪恋,又何必追去虚无缥缈的大道?</p>
可真正听了天音,那种对道的信仰,让一心致道者,坚定了信心。</p>
“咚!”</p>
最后一声钟鸣,彩虹点点消散,天音绕梁,久久不绝。</p>
凌牧云的震撼,比其他人轻了些。</p>
雷殿天音,他早已听过,只觉曲目不同,其他无异。</p>
“桓玄说,讨个度牒,难不成要提前预定?再等上三年?”</p>
凌牧云对大典上受了传禄的弟子,反倒是更为艳羡。</p>
正一大典结束,修者零零散散,或瞻仰大殿,或游览龙虎山,或席地而坐参悟所感。</p>
下午时,本以为人会少些,孰知,竟越来越多。</p>
“即使不参加道法荟,也可以坐在观礼台上,看众家术法。”</p>
贾念昔解释道。</p>
为了三年一度的道法荟,龙虎山特准备了六个场地。</p>
除了伪宗师境是独立场地,六七境占两个场地,剩余三个,则均是五境以下斗法使用。参加道法荟,程序并不繁琐。</p>
只需登记即可。</p>
全程有大宗师级道首坐镇,想瞒报修为,以取巧手段取得名次,几无可能。</p>
但观看道法荟,则需要缴纳金银。</p>
而且,是根据座位远近,统一定价,这一点上,按东一所说“童叟无欺”。</p>
贾念昔坐的是贵宾席。</p>
没花银两。</p>
也有各方道首,如贾念昔一般,属于受邀之列,同在贵宾席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