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南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黛玉:那她呢……,红楼之挽天倾,林悦南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大汉,建兴元年</p>

三等英国公谢再义,率领数万骁勇善战的京营兵马征讨四川,大军在汉中停留一日,马不停蹄,向着巴蜀之地的保宁府逼近。</p>

轩敞、笔直的官道之上,可见兵马旗帜遮天蔽日,京营皆为当世精锐,此刻,汉军兵势连绵,狂飙突进。</p>

而四川等地的兵马,同样紧急调拨,向着保宁府开拔,以应对汉军的征讨。</p>

成都府,总督衙门</p>

高铖落座在厅堂之中,原四川都司的军将,济济一堂,面上多是现出凝重之色。</p>

怎么可能不凝重?</p>

因为面对的是朝廷南征北战的精锐兵马,刚刚平灭辽东虏寇,在过去的三年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p>

“兄长,保宁府那边儿,朝廷的前哨兵马已经到了。”高渤面容威严,在一旁忧心忡忡道。</p>

高铖默然片刻,不以为意,朗声道:“前锋兵马攻不破城池隘口,一切都是白费劲。”</p>

高渤点了点头,问道:“兄长,我蜀地兵马只在蜀地守城?”</p>

高铖道:“以守代攻,利用蜀地之地形险要,牵制朝廷大军,等候时机,一击必中!”</p>

高渤道:“兄长,西北与和硕特方面,是否可以相约两地兵马,一同进兵?”</p>

高铖道:“两地相隔甚远,不能书信交通,难以呼应。”</p>

这个没有电报电话的时代,其实就是看军事家的战略默契,即什么时候可以出兵,什么时候如何呼应行事,完全通过预判和心有灵犀。</p>

一个身形魁硕的将校,起得身来,开口说道:“都帅,魏王先前派人提起,可否从湖广出兵,直抵江南腹地,搅乱江南局势,江南士绅原就对卫王不满,兵势席卷之下,足以应对。”</p>

高铖先是眼前一亮,旋即,目光再次黯淡下来,摇了摇头道:“路途太远了,我蜀军想要出蜀,十分不易。”</p>

高渤沉声道:“兄长,湖广之兵少历战事,未必抵挡得住我军攻势,我军一旦转攻湖广,就可势如破竹,节节而下。”</p>

“路途迢迢,兵马不济,不说其他,粮秣军需补给就是个大问题。”高铖摇了摇头,沉声道。</p>

这其实就是巴蜀官军与李闯这样的流寇最大的不同,李闯可以转战四川、湖广、江南,粮道在沿途府县予以补给,但巴蜀官军不行。</p>

客军作战,远离本地,可能军卒刚刚出蜀,就会一哄而散。</p>

是故,蜀地向来为困龙之局,川人贪图安逸,在自己家门口的征战尚可,但如果出川征战,定然会生出畏难情绪。</p>

这会儿,四川总督曾书鸿默然片刻,沉声道:“先前的讨逆檄文,已经发出去了,用不了多久,天下仁人志士,势必群起反应。”</p>

“地方府县多半不会响应兵事。”高铖摇了摇头,脸上似乎有些不乐观起来。</p>

还是那句话,贾珩并没有倒行逆施,也没有大肆迫害忠良,只是进封王爵,这些还不足以激起天下仁人志士的汹汹反意。</p>

四川总督曾书鸿,低声道:“四川之地只要抵挡住朝廷京营大军的清剿,地方督抚定然迟疑、观望。”</p>

高铖沉吟片刻,眉头挑了挑,眸光咄咄而闪,朗声道:“曾大人说的是。”</p>

曾书鸿叙说道:“仓禀当中的粮秣已经准备,随时可以支应大军粮秣所需。”</p>

高铖点了点头,再也不多说其他,道:“这次战事,辛苦曾大人了,如果不是父亲不幸罹难,我四川也不至如此与朝廷对抗。”</p>

曾书鸿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之上,似是做出正气凛然之状,高声道:“我等受高阁老信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p>

高铖点了点头,默然片刻,朗声说道:“曾大人,待击败朝廷兵马之后,我巴蜀就可上京勤王,匡扶社稷,那时候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在话下。”</p>

曾书鸿点了点头,心头却叹了一口气。</p>

一旦兵败,就是身死族灭。</p>

……</p>

……</p>

神京城,宁国府</p>

贾珩这会儿,也没有再与一众妻妾叙话,而是快步前往京营,接见京中十二团营的兵将。</p>

随着谢再义抽调一部分兵将前往四川,京营诸兵将留守,蔡权暂且统率全军,而董迁作为护军将军,也在京营当中留守。</p>

此刻,一众将校快步迎出中军大营,一双双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那蟒服少年,拱手行礼,道:“末将见过卫王。”</p>

贾珩冷冽目光逡巡过一众将校,说道:“诸位将军快快请起。”</p>

说话之间,在大批京营诸将校的簇拥下,如众星捧月一般进入中军营房当中。</p>

贾珩进入中军营房落座下来,沉声道:“诸位,虽然未在这次出征巴蜀之列,但神京城中安危同样在重中之重,诸位将校在神京城中,要实心用事,警戒寇情。”</p>

在场众将闻听此言,纷纷称是。</p>

贾珩沉声道:“这段时间,京营仍要加紧演训,以备用兵。”</p>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p>

就这样,贾珩在京营坐了一会儿,并未多作盘桓,再次前往锦衣府。</p>

锦衣府,官厅——</p>

自前些时日高仲平险之又险差点儿跑掉之后,锦衣府方面严厉整饬,首先是对密布在京城之中的锦衣探事重新整理。</p>

旋即,开始对锦衣府衙之内的人事进行梳理、规整。</p>

其实,这个也算是贾珩执掌锦衣府之时的历史遗留问题。</p>

当初贾珩执掌锦衣府时,为了取得崇平帝的限制,主要掌控对外边事探查的外五千户所,对掌管宫廷宿卫的内五千户所都没有接管。</p>

更遑论最为隐秘的警惕、防范京中大臣的内卫密谍,这一部分从来都是戴权手下的内卫操纵。</p>

换句话说,贾珩对京中朝堂重臣的渗透力量原就相对薄弱,本身就是从娘胎带出来的毛病。</p>

没有先天基因,缺乏底蕴,承接崇平帝时代监视百官的内卫,尚不在贾珩手中。</p>

故而,高仲平之逃,虽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当中。</p>

而曲朗在经过此事之后,锦衣府一些积年密谍和探事重新整理。</p>

此刻,曲朗正在与锦衣府十四卫千户所训话,朗声道:“重新对京中围绕、针对文武百官的探事,着重监控,不得有误。”</p>

在这一刻,锦衣府在京中的探事力量将会全线开动。</p>

这会儿,下方的锦衣将校面色一肃,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曲朗,说道:“曲指挥,内卫一部尚在京中,是否承接内卫的密谍探事?”</p>

曲朗道:“内卫现在掌控在当今太后手里,你我不可轻动。”</p>

那将校闻听此言,面上神色悻悻然无比,拱手而退。</p>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魁梧、高大的锦衣府卫快步进入官厅,朝着曲朗拱手一礼,道:“曲指挥,卫王殿下来了。”</p>

曲朗闻听此言,连忙唤过一众锦衣将校,出得官厅,来到廊檐下相迎。</p>

“卑职见过王爷。”曲朗拱手道。</p>

贾珩凝眸看向曲朗并一众锦衣府将校,道:“此地非说话之所,还请至厅堂中叙话。”</p>

“是。”曲朗应命一声,也不再多说其他。</p>

贾珩近前而坐,目光咄咄而闪,看向曲朗,问道:“最近锦衣府中整饬如何?”</p>

曲朗道:“回禀王爷,锦衣府探事重新归档、梳理,随时可堪调用。”</p>

贾珩点了点头,沉声道:“还是内卫操持,这几天,我会让内卫向锦衣府方面交接。”</p>

甄晴多半是不会答应。</p>

言及此处,贾珩问道:“曲指挥,先前邝守正和吴贤成两人可曾招供?”</p>

曲朗面色一肃,目光咄咄而闪,拱手说道:“王爷,二人已经录取口供,稍后就可递送于王爷审阅。”</p>

贾珩沉声道:“这桩案子要办成铁案,同时对在京之高家同党,也要一体拿捕,询问,彻底为朝廷扫清后患。”</p>

这是一次彻底清理高仲平一党的机会。</p>

其实,朝野之上的高仲平一党并不多,因为高仲平先前的根基一直在四川,亲信旧部也在四川,所以京中并不多。</p>

至于当初引蛇出洞之计,是以魏梁两王在四川作乱,引动高仲平和朝中心向汉室的旧臣,然后,再行一网打尽的同时,培植羽翼,树立卫王一系的威望。</p>

贾珩沉声道:“最近辽东方面,情报可曾得了确信?”</p>

辽东虽然平定,但并不意味着善后之事彻底宣告结束,设府置县,拣选吏目,这些都需要时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