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章 年熙的八字(上),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千零九十章年熙的八字(上)
虽说曹颙并不着急让伊都立还钱,但是对于他将“孩儿枕”这么快出手,还是暗暗支持。
毕竟,按照十六阿哥所说,这“华天堂”的账册,每月要递到御前。
伊都立自以为拿着帖子去“鉴宝会”,会隐匿自己身份,不会招摇。可京城这就这大块地方,哪里瞒得过有心人。
虽说买进后十日后便卖出,损失了两万多两银子,可这不能说伊都立败家,只能说他银钱不凑手,就算冲动下买了好东西也存不住。
在皇上没银子的时候,臣子豪富,绝不会是好事。现下看着吃了些小亏,说不定也是占了便宜。
见识了两次华天堂的“鉴宝会”后,就到了七月末,中秋渐近。
“稻香村”里开始买月饼,与往年相比,今年稻香村的月饼礼盒要豪华得多。价格却不便宜,从二十八两银子“福禄寿喜”到二百八十两银子“十全十美”。
能卖的这么贵,不是说这“稻香村”的月饼多么难得,而是在于这“月饼礼盒”的“礼盒”二字。今年的高等礼盒,都是用真金白银做的精巧盒子。
那装十全十美的月饼盒子,是用足金二十两。“福禄寿喜”的盒子,则是用了十两银子。
总是,就是刨除去所耗费金银与月饼的本钱外,平均每个礼盒能赚五十两银子。
七种礼盒,每种五百盒,搁在京城十个稻香村铺子分售。
京城人家,还是比较认“稻香村”的饽饽,礼盒方在铺子露面没几日,便口耳相传,便被众人熟知。
不过还是议论的人多,买的人少。毕竟这价格不菲,真正的亲戚朋友过节走动,送这个还不若真金白银。
今年跑官的人多,这真金白银又体面应景的“月饼礼盒”一下子成了送礼的首选。有个南省大员的子弟,一下子就买了五十盒的“十全十美”。
如此一来,可算是开了先河。那些跑官的人家,便将视线转移到稻香村的“月饼礼盒”上。
到了八月初七,稻香村的三千五百个“月饼礼盒”便宣告售罄。单这一项,就使得稻香村进项十七万五千两银子。
几位铺子的掌柜,看着这势头良好,早就过曹府来请示,是否再赶制一批“礼盒”。月饼都是现成的,主要是这金银所制的月饼盒。
初瑜却否定了这个建议,叫他们专心饽饽这块,不要再想着取巧。
稻香村不肯多加“礼盒”,其他的点心铺子却早已眼红。早在稻香村金银礼盒开始热销时,他们就开始跟风,只是因他们名气不如稻香村,门庭有些冷清。
等到稻香村礼盒售罄后,那些晚了一步的,也看不上寻常的月饼了,就到其他铺子买了金银礼盒。
事实上,这商人的眼光做事敏锐,跟风的不单单是饽饽铺子,还有金楼银楼。
过了八月初十,已经有真正的金银月饼礼盒问世。不只盒子是金银所制,里面的月饼也是纯金纯银,分量也是越来越足。
只是他们也明白,自己个儿卖的是个应景。要是要价狠了,那大家就自己找金匠制了。所以不过是在金价银价的价格上,提个一成到两成。
虽说不能吃,可模样毕竟是“月饼”,厚着脸皮拿这个上门,也可以说应景是不是。如此,买的人正经不少,倒是其他饽饽铺子的“月饼礼盒”,显得没这个实惠,有些卖不动,滞销在手中。
直到此时,那几个原本还想要继续卖“礼盒”的稻香村掌柜才觉得庆幸,只赞自家太太有“先见之明”。
实际上,并不是初瑜有“先见之明”,而是这背后出谋划策的曹颙晓得“见好就收”。
既是要赚了实惠,还要不扎眼,才符合他的为人之道。
这不,因稻香村的礼盒少,售罄的又早,加上后来的纯金纯银的月饼都出来了,稻香村先头赚的那些银子,就没有人再留意。
他也是看到伊都立买地筹现银,想到自家身上。
要是他赴外任,到时候西府也不会全跟着去,一家人要两地过活,所耗费要银钱也要翻倍。加上东府那边,曹项若是回京,就要面临分家的处境。
虽说这些年东府也陆续置了外宅与土地,以备分家所用。可是他这做堂哥的,万没有自己日子过得爽快,让堂弟们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道理。
早在当年稻香村开业时,他便对妻子说过,将来要拿出一部分银钱来,贴补弟弟妹妹,初瑜也是应的。
他已是想好了,等到东府分家,就拿出些银钱,分赠给三位堂弟。再以后如何,就由他们自己发展。左右都是成家立业的人,他这做哥哥的也不能看顾一辈子。
如此,分给三位堂弟的,自己外放后带到外地的,正经需要一笔银钱,所以他才借着京城众人跑官这个风,给妻子出了这么个主意,小赚了一笔。
说来也好笑,有些外官,初到京城,消息不灵通,不知曹府与稻香村的关系,将“稻香村”的礼盒送到曹府。
总共稻香村七种礼盒,曹府竟收到其中三种,包括银礼盒一种四盒,金礼盒两种四盒。
这入口的东西,即便是自家铺子买的,中间经过转手,也只有赏下人的。只有那盒子,做的精巧,初瑜便分给妞妞与天慧装小物件。
这日,正值曹颙休沐,他却没有出门送节日,而是留在家中侯客。
早在三日前,年熙就使人送来拜帖,要在今日携妻上门。
专门选在曹颙休沐的日子登门,可见也是有心的,加上两家是正经连襟,曹颙这个做姐夫的,自然也要慎重以待。虽说他心里明白,年熙八成为是道谢来的,却也不好失了礼数。
听说妹妹、妹夫上门做客,初瑜满心欢喜。
虽说淳王府五格格也嫁到京中,可是因夫家苛严,回趟王府已是不易,更不要说到姊妹家做客。
李氏听了,便也很是看重,叫初瑜好好张罗席面,不要怠慢了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