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六七章 新粤开港,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了,要是建立一个整体市场,也不能只许本土吃肉,让其他的华族经济圈内的实体喝汤。</p>
打个比方,东鲁盛产矿产资源,在这个经济圈内扮演的角色是原材料提供者。</p>
这些原材料大部分运送到华族本土,东鲁的铜会被生产成为电缆、电机等各种电器设备,然后这些设备再卖到经济圈内的其他实体,提高当地的生产效率以及百姓生活水平。</p>
但是在制定铜的价格的时候,不能压得太低,不能为了追求利润,压榨原材料供应者,这样只会让他们离心离德,甚至是寻找新的市场。</p>
到了那个时候,这个经济圈也就名存实亡了。</p>
董良知道,要想维持这个经济圈的运行,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蛋糕给做大。</p>
现在华族大力推进的电气化革命,就是在将蛋糕做大。</p>
工厂中要更换电力设备,汽车、拖拉机和各种运输机械的推广都能够创造大量的价值。</p>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就业机会,就是养家糊口的营生。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电话、电风扇、点灯、汽车、拖拉机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无疑会让他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
对于国家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税收,更加强大的国力。</p>
而对于社会来说,这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了。农用机械的推广,取代耕牛,一个人照顾的农田是以前的是十倍。</p>
更多的人口可以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到工业生产领域。也会改变社会生产结构。</p>
论做大蛋糕的本领,没人能够比得上一个穿越者。因为他们知道下一步该向哪里走。</p>
董良随便一个点子就能够将华族的蛋糕给做大。</p>
电器领域的发展潜力几乎是无限的,现在华族生产的电器仅仅只有电灯、电暖器、电风扇等。</p>
随着无线电的发展,以后收音机将会成为下一个扩展点,再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推出更多的东西。</p>
现在华族出口的一个重要商品就是成套的电力设备。</p>
那些殖民欧洲的贵族老爷喜欢在自己的城堡或者庄园别墅中装一套这样的设施。</p>
其中就包括发电机、点灯、电风扇和冰柜等华族已经研发出来的电器。这已经成为他们奢华生活的标榜。</p>
将蛋糕做大是成立华夏经济圈的前提,华族的扩张也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掠夺式殖民。</p>
华族的扩张通过协调各地的优势,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科技发展的最大化。</p>
而整合这些自愿的过程需要一支手来操控。</p>
所以他说道:“我建议成立一个华族经济圈协调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不同于其他的政府部门,而是由政府、民间和海外实体三方出人,由这个委员会来协调整个经济圈内部的事务。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商品的最低保护价格。”</p>
注意董良所说的是最低保护价格,而不是直接定价,因为直接定价应该是由市场来决定。</p>
但是假如没有最低保护价,就会出现本土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压榨华族海外实体的情况。</p>
这里所谓的海外实体就是指华族的海外行省、藩属于华族的自治王国,自治共和国等。这些海外实体有自己的独立的经济体系,但又是华族经济圈的一部分。</p>
陈得利思考了一下问道:“元首是准备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来控制经济圈的运行?这样确实能够防止这个部门被操控,但是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政府与商人之间,本土与海外实体之间的博弈,甚至会长期地扯皮。”</p>
董良道:“确实会扯皮,不过没关系,只要经济圈还能够正常运行就行了,我们先要制定一条基础制度,保证经济圈的基本运行,这个委员会只是锦上添花的,通过扯皮、博弈,不断地修正经济圈的运行方向就好。”</p>
一旁的苏达也听懂了三三两两。华族的治理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国家治理的范畴。</p>
元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华族,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这个秩序以华族本土为核心,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p>
现在整个华族文明圈所能够辐射到的土地已经接近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随着次大陆和北美地区战事的推进,这个面积还将继续扩大。</p>
华族控制的人口更是已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p>
这难道就是元首的野心。</p>
他一开始的时候就放弃了做华族的皇帝,那时候就是为了更大的野心吧。</p>
陈得利离开元首办公室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董良给他来了一场头脑风暴,他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好重啊。</p>
他似乎不仅仅是华族的内阁总理,他还要在工作中考虑到那些海外实体。</p>
“苏达,你听明白了吗?”等到陈得利离开之后,董良看向一脸若有所思的苏达问道。</p>
“啊?”苏达这才回过神来,他想起自己似乎应该去送一下陈得利,真是失礼了。</p>
“老师,学生觉得可以先这样尝试一下,任何制度没有付诸实践之前都很难说出其对错,与其空想,不如大胆地尝试。”</p>
“嗯,你说的没错,我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
苏达在心中吐槽元首又开始杜撰伟人,他经常将一些非常有哲理的话塞给不知名的伟人。</p>
所以在傅善祥编纂的元首语录中,有很多的话都是标注为“佚名”。</p>
佚名者,人失其名,无名氏者也。</p>
“老师,学生以为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比如一户人家在饿肚子的时候想要温饱,在温饱了之后,想要建大房子。在建了大房子之后,又想家族兴盛,这种对物质的追求表现为一种自私的心理,华族本土与海外实体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变化的。您现在这么设置,一定也是想到了将来可能发生的脱钩。”</p>
苏达在这件事情上是悲观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规律。他跟大胡子后面学习的时候,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那就是探究规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