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5章 比于华还恶劣,1980我的文艺时代,坐望敬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自1980年开始,林为民已经创作了十几部长篇。

这么些年下来,他的收获了国内外无数读者,每一次作品发表几乎都是文坛和读者群体的一次饕餮盛宴。

《文艺报》上整版的评论文章如同一声号角,国各地文学刊物上各种关于《明天别再来敲门》的评论性文章和读后感悟文章如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发表。

那些专业作家和评论家的评论文章还好,基本都是秉持着公正客观的角度分析作品,好评占据了绝大多数,顶多是有人暗戳戳的在文章的某一段落里表达对于林为民在处理某些剧情时采用方式的不满。

但很多发表在报纸上的读后感悟文章可就不是这样了,这一类文章基本都是读者投稿,报社也不会苛求什么专业性和客观性,只要言之有物就行。

这些文章一发出来,读者们对作品的夸奖也不少,但骂林为民骂的更狠。

夸作品,骂作者,听起来好像有点分裂,但这一点也不冲突。

于华最近每天最乐此不疲的事就是翻找各类报纸,去查看其中关于《明天别再来敲门》的读者投稿。

看着林为民挨骂,他心里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一种快意,好像他当初因为而挨的那些骂乾坤大挪移到了林为民的头上。

今天上午,他看着看着报纸,忍不住嘎嘎嘎的乐了起来,引来了编辑部同仁的侧目。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于华立马收敛表情,但他刚严肃了几秒,眼神又瞟到报纸之上的某段文字,脸上又忍不住露出愉快的笑容。

“在虐待主角这方面,林为民比于华还恶劣,并且是劣迹斑斑的累犯!”

于华对于这段话深表赞同,我以前写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如果不是向林老师学习,他怎么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呸呸呸,是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

这会儿快吃午饭了,周围几个同事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闲聊起来,聊着聊着便谈到了社里几份刊物销量的事。

“欸,我听说《当代》这期销量都破二百万份了?”

“你这都是老黄历了,昨天加印的60万份刚发出去,这是奔着三百万份去了。”

“好家伙,这才上市了几天啊!”

“我看啊,这回三百万份的销量都打不住。”

“真神了!我都纳闷了,社长的好归好,可咋就那么受欢迎呢?”

几位同事煞有其事的讨论着这个话题,于华忍不住放下报纸参与其中。

“你这个问题有意思,林老师在读者群体这种恐怖的号召力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想大家都很好奇这个问题。”于华说道。

同事们见他语气笃定,似乎已有腹稿,“主编,您跟社长熟悉,您给大家说说!”

“这个跟熟不熟悉没关系,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了。我先问问你们,林老师这么多年,总共写过多少部?咱们就单指中长篇,短篇不算。”

于华的问题问完几个同事立刻认真回答起来。

“《潜伏》《悬崖》《风声》,谍战三部曲。”

“《盗官记》《升官记》。”

“《套马人》《情人》,还有《追凶》。”

……

没数的时候并不觉得,可真数起来,众人的表情逐渐惊讶起来。

19部中长篇!

足足19部中长篇!

原来林为民已经创作了这么多部作品。

19部作品当中,除了《潜伏》这一部中篇之外,其余的作品部都是实打实的长篇。

即便是以每一部20万字来计算,也是将近400万字的产量,更何况其中还有《套马人》《大明王朝1566》《上帝保佑米国》这样50万字或以上的大部头作品。

“这个数字我统计过,算上最近刚刚发表的《明天别再来敲门》,整整519万字。”

于华的语气有些得意,好像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几个同事一时沉浸在对于林为民的高产的惊讶中,并未觉得于华做这种事是无聊之举。

以前他们只知道林为民产量高,但并没有统计过,如今从于华口中听到具体数字,心中的惊讶根本无法掩饰。

“社长今年还没到40吧?”

“60年生人,今年才37岁。”

“37岁!他记得他从80年开始在文坛冒头,到现在也就17年时间,519万字,这字数快赶上巴老了吧?”

“不一样。巴老的作品类型驳杂,我虽然没统计过,但巴老的作品体量肯定是要远小于社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