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3章 好人老罗,1980我的文艺时代,坐望敬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次长篇创作研讨会是陕西作家集体出动,林为民热情招待是应有之义,但这次自己孤身进京待遇仍旧不俗,这让贾平娃受宠若惊。

“我们国文社这个招待所啊,条件一般,不过创作气氛浓郁,这里住的基本都是我们的青年编辑和外地来改稿的作家同志。

你住在这里不仅可以安心写作,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同行进行交流,我们编辑部的编辑们也欢迎伱随时沟通。

而且这里环境也比较安静……”

林为民亲自将贾平娃安排到后楼三楼的招待所,给他找了个条件不错的房间,正介绍着招待所的便利条件,外面走廊里就传来几个年轻人的大呼小叫。

这脸打的啪啪响!

林老师的表情微微有些尴尬,解释道:“几个外地来改稿的年轻人,活力四射,整天闲不住。”

说完,他不等贾平娃的反应,走出门去,阴沉着一张脸,还在走廊上的几个年轻人一看到他,立马收敛。

“总编好!”

林为民沉声道:“走廊上闹什么闹?不知道别人正在创作吗?整天就知道玩,稿子改好了吗?”

几个年轻人被训得靠在墙边,瑟瑟发抖,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国文社的总编辑,同时也是享誉国内外的大作家,他们的老前辈,数道光环加身,让他们在面对林为民时大气都不敢喘。

“都回屋写稿子去!”

林为民一挥手,几个人抱头鼠窜,生怕再挨骂。

“让你看笑话了!”林为民对贾平娃说道。

“理解,我也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

在国文社招待所安顿下来之后,贾平娃整理思绪,并未酝酿太久,数天之后便开始了的创作。

招待所里多了个来闭关写作的贾平娃,没有在国文社掀起任何波澜。

只有《当代》的几位老编辑,心中感叹,林为民当了总编也贼心不死。

又过了几天,林为民接到罗杰·斯特劳斯从米国打来的电话。

《一个都不能少》在十月份刚刚出版,首印10万册,罗杰·斯特劳斯的fsg出版社为了宣传这部大张旗鼓,在各大杂志和报纸上通稿发的满天飞。

成功的给林为民塑造了一个“慈善作家”的形象,不仅如此,在他们的包装下,希望工程也俨然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捐资助学活动,甚至有不少米国人都有心想进行捐助。

听罗杰·斯特劳斯说完《一个都不能少》的宣传效果,林为民忍不住哈哈大笑:“罗杰,看来我得感谢你为希望工程做的贡献,回头我让基金会给你送一面锦旗。”

锦旗的梗罗杰·斯特劳斯当然听不懂,但自己为了宣传,顺便带火了希望工程在米国的名声,这让罗杰·斯特劳斯很骄傲。

罗杰·斯特劳斯特地汇总了一份名单,都是一些想给希望工程捐款的米国出版界、界和新闻界名人。

九十年代的老米如日中天,自信爆棚,完全没有把中国当成对手,所以在慈善方面还是很慷慨的。

“不光是这些人,还有很多的普通民众,也对你们这个希望工程很感兴趣。林,这可是个募捐的好机会,你应该让基金会在米国设个办公地点。

只要取得米国这边的手续,就可以合法募捐了,米刀可比人民币值钱多了!”

罗杰·斯特劳斯最后玩笑道。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罗杰·斯特劳斯的建议让林为民由衷的对他说了一句谢谢,有林为民这一句话,罗杰·斯特劳斯也很高兴,他帮助林为民和希望工程当然不是无私的,能够获得林为民的友情,在他看来要更重要一些。

《一个都不能少》出版一个月时间,因为有着前期强大的宣传攻势,再加上林为民多年在米国积攒的口碑,首印十万册已经销售过半。

按照这个势头来看说不定又是一部销量破二百万的超级畅销书。

罗杰·斯特劳斯如何能不对林为民的事情尽心竭力?

除了已经出版的《一个都不能少》,《千与千寻》的书稿也在编审之中,预计这个月下旬就能出版发行。

罗杰·斯特劳斯已经看过这部的译本,本以为只是一部普通的童话故事,没想到看过之后却爱不释手。

这部给他的感觉甚至比林为民其他的很多还要好,毕竟林为民的很多都是以当代中国为背景,米国人看起来总是差了一点代入感。

但《千与千寻》的不同之处是在于,童话的外表淡化了它的人文背景。

相反的,也正是因为有着童话背景,让米国人在接受起其中的众多东方元素变得容易了非常多。

让人不自觉的便沉浸到作者瑰丽无比的幻想世界,深切的感受着那如同清风拂面一般的童真童趣。

“林,你这部写的太棒了!我甚至觉得,你不去写童话故事都屈才了!”

罗杰·斯特劳斯又和林为民说了一番他对《千与千寻》的宣传见解,卖的越好,罗杰·斯特劳斯赚的也越多。

在这方面,他从来不吝啬。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