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八十七章 邓艾西行&四大家族,还政于朝之归魏,楼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正在年关的缘由,刘晔身故之后,司徒府并没有发丧。但是昔日的一干同僚,在政事上无论是敌是友,知晓以后,还是纷纷前来祭拜了。

旧敌也好,故友也罢,恩恩怨怨纠缠了一辈子,还是要来送上最后一程的。这既是对故人的一个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认可。

荀彧、曹操、钟繇、曹洪、曹丕、陈群、辛毗、孙礼、王朗、华歆......在京排得上号的人都来了。

正月初六,沐日正式结束。

朝廷恢复了朝会,但皇帝下发的第一道诏书,不是有关政令的,而是对司徒刘晔的追封。

那诏书依旧是老套路,无非就是对刘晔此生功绩的陈述和认可。什么朕经文次噩耗,甚惜之,随后就是相应的追封,和丧葬礼仪的制式,以及对刘陶众兄弟爵位继承的封赏。

好在此次皇帝接受了上次张郃的教训,并没有大放阙言,安安稳稳的追封了刘晔一个“景侯”的谥号。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刘家诸子接受了皇帝对刘晔的追封,但却谢绝了朝廷的国葬和对自己众兄弟爵位封赏。

执意要拉着刘晔的灵柩回淮南.成德老家安葬。看着自己的父亲忙碌一生,可满腹才华却无以施展,刘家诸子对皇帝和朝廷也是彻底的失望了。

刘协听闻此消息后,当然又是一番的不满。这群匹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过学乖了的他,并没有大肆的表现出来。而荀彧闻听之后,知道这必然是老友刘晔生前之所愿,因此居中略一调和之后,朝廷也就下发了应允的诏书了。

正月初八,待七日停灵结束之后,刘家众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停留,天还没亮就收拾好了行装。城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就扶着刘晔的灵柩南下了。

待荀彧匆匆赶到昔日的司徒府的时候,早已是人去府空了。本来还想着送这位老友最后一程,可......哎!望着那空荡荡的院落,荀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那早已苍老的身体,似乎又佝偻了几分。

或许,朝廷把这位老友的心彻底伤透了吧,所以他才不愿在这地方多待一刻。

就连这皇室宗亲都这样了,那这朝廷,还有救嘛?

荀彧一步一步,蹒跚的离开了。

————————

年关一过,随着《九品官人法》的正是下发,在京的各地州府官员也都陆陆续续的返程了。

而此时,在西去的管道之上,有一个年轻人独自赶着一辆破旧的马车,缓缓向西而去。只见此人,年若四六,一身粗布麻衣,很是朴素。

此人正是新任雍州州府.武威郡.郡丞,邓艾.邓士载。没错,就是昔日那位在许都城门口一鸣惊人,后来又上表了“军屯论”的年轻人。

众人本以为,这我曹氏一派的新人,一定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可万万没想到,开年不久,魏王府里就下发了一道任命书,将他外放到了帝国西陲的雍凉为官。

明面上他在短短的一年里,从一个从六品的典农功曹,升到了正五品的一郡郡丞,可以说是官路亨通。可再仔细一看,这分明是明升暗降啊,一个京畿周边的京官,一个是鸟不拉屎的雍凉之地的地方官,孰贵孰贱,傻子都能看出来。

可这魏王府的调令之上,竟然还有世子曹丕的官印,看来是世子亲自下的调令。

邓艾在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也是想拒掉这份调令,但他并不是嫌弃雍凉的穷苦。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家中还有年事虽然不高,但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的老母亲,他又怎么放得下心离去呢。

好在邓母为人豁达,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慰道,“吾儿,好男儿志在四方,千万不要为了母亲而放弃了大好前途。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忠孝不能两全之时,尽忠便也是对母亲最好的尽孝了。”

见母亲如此劝说,如果自己再不从命,那就是不忠不孝了。而且,京兆尹.司马懿也应允了,待他西去赴任之后,肯定会对老母多加照拂。于是,邓艾终于怀揣这朝廷的任命诏书,向西而去了。

司马懿自然是明白世子曹丕此举深意的,自然是为了磨练邓艾,如果邓艾能够撑过这关,那将来必将前途无量。

不过回过头来再仔细看这道诏书,就会发现这道诏书很是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任命诏书里,并没有直接把邓艾提拔成一郡太守,而是任命成了太守手下的二把手郡丞。想想看,一郡太守,四品大员,一郡郡丞乃是五品,虽然只差了一品确实天差地别。一来,太守一年俸禄两千石,而郡丞只有六百石。二来,一郡之内,一把手只有太守一个,郡丞虽然说权力不小,可二把手还有好几个,比如:长史、主簿和主记。曹丕任命他为郡丞的深意,就在于要好好磨磨他的性子,让他学习学习为官之道。

第二:帝国偏远之地多的是,譬如说并州、幽州、益州以及最南部的交州,可为什么偏偏选定了雍州,而且还是雍州的武威郡呢?当你仔细观看帝国疆域图的时候就会发现,雍州是关中和西域的相疏通的纽带,而武威郡恰恰就在这个纽带的正中间。它西边的张掖,乃是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东面的安定乃是东进长安的必过之所。如此,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武威的位置,那可就非同一般了。

传闻这武威城,乃是汉武大帝在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之后,为了让博望侯.张骞能够顺利的来往西域,特意建造起来的一座城。

不过近年来,华夏连年战乱,这跟西域的通使和商贸往来自然也就断了。曹丕特意将他邓艾任命为武威郡丞,不难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不过明面上的意思是,雍凉之地军屯一直未开,你邓艾既然是这军屯的首创者,那这块难啃的骨头也就交给你来啃了。

邓艾最终并没有辜负世子曹丕和司马懿对他的期望,短短两三年之后,武威、安定打造成了小有名气的塞上江南。

多年之后,西域复通之后,各国的使者经过这里的时候,还以为来到了帝国的江南呢。

当然这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而现在的邓艾,还只是一个...嗯...小小的可怜的武威郡丞而已。

————————

建安三十六年,公元231年,春二月。

朝廷那九品官人法,已经彻彻底底的都下放到各个州府了。天下士族闻之,莫不兴奋异常。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扬州刺史.陆抗,因此年关一过,不待沐日结束,他就匆匆赶回了建邺。

陆抗,乃是东吴故去大都督.丞相.陆逊之子,出身吴郡陆氏。

江东朱、张、顾、陆这四大家族,分别是:吴郡朱氏,代表人物朱恒,曾任吴国前将军、青州牧;吴郡张氏,代表人物张昭,作为孙策的两大托孤大臣之一,曾任吴国“辅吴将军”;吴郡顾氏,代表人物顾雍,少年时师从蔡邕,乃是东吴三相之一;还有一个就是陆抗所在的,吴郡陆氏了。

当然,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已经驾鹤西归了。

但是自古以来,虽说改朝换代常有,但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反而能够存活的更久。

此时,吴国虽然以灭,但是朱、张、顾、陆这四大家族依然存在。本来他们以为,此次吴国被灭之后,他们四大家族只能苟延残喘了,没想到这“九品官人法”一出,又给了他们再次东山再起的希望。

那日在朝堂之上,当陆抗听到陈群讲出这论策之时,惊喜的都快要笑出声了,甚至巴不得当时跟着曹操、钟繇他们一起附议。不过,多年来所修养的定力,终究压下了他心中的激动。

虽然当时皇帝并没有立刻同意,但他也深知这“九品官人法”的推行势在必得了。所以,在下朝之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将那九品官人法默写了下来。

并派快马送往了江东,好让四大家族早做准备。往日吴国还在时,四大家族自然是分庭抗礼的,可是到如今这个时候自然需要同气连枝的。世界上只有永远的利益。

扬州江东,相比于荆州、益州不同,虽说天下战乱多年,但是江东之地相对安稳,因此四大家族也才得以保存。

而荆州的蔡、张二族的话事人,随着当年赤壁一战时,被魏王曹操砍了脑袋之后,也就慢慢没落了。

益州的李、糜等族,在刘备取得西川之后,也被刘备和诸葛亮慢慢的削弱了,如今即使还有后人幸存,也成不了大气候了。更何况当时益州糜氏,以糜竺、糜芳为首的一派,还是从徐州过去的呢。

至于徐州的各大氏族,就更不用提了。糜竺一族迁往了西川,陶谦一族,也在后来被曹操有意、无意的抹掉了。

所以如果南方四州,真要说名门望族的话,恐怕也只有江东这四大家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