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以假乱真
青海长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以假乱真,重生之一世枭龙江志浩钟佳薇,青海长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李家老太爷死去,到江志浩身家过千亿,整整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都是国内最大的新闻之一,长久不衰。
而在江志浩查出胃癌之前,这个案子,才算终于了结。
真相,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哪怕是江志浩,现在想起来,也依然觉得毛骨悚然。
这件事实在太过玄奇,令人难以忘记。
李天元看出了江志浩的异样,总觉得后心发凉,便问“先生,您的眼神怎么这么怪?”
江志浩这才回过神来,他摇摇头,努力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道“想到了一些别的事情,对了,听说你父亲车祸受伤,现在好点了吗?”
“看来您对我们李家确实很了解,我父亲车祸后双腿伤势过重,至今无法行走,还躺在医院里。”李天元叹息道“他脾气越来越坏,连我们都不敢轻易靠近。”
江志浩不太确定自己应不应该管李家的事,以个人角度来说,这事和他没关系,没必要以身犯险。
但李家的收藏品里,有一样东西,是他一直都想要的。如果能打好关系,说不定可以把东西买过来。
犹豫不定间,李天元道“我还有些别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您以后来江北可以和我联系,到时候必定尽地主之谊。”
看着李天元离开的方向,江志浩最后还是放弃把他喊回来的想法。
距离李家出事还有半年的时间,没必要太着急。
而后,江志浩和谭俊达,宋康来没有在会场继续停留,许多人都涌过来想打听夜明珠的事情,让他们不胜其扰。
只和几个想买荧光石的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三人便离开了会场。
此时某辆车上,陶国安正咬牙切齿的瞪着席阳荣“席先生,你怎么回事,这样的漏能让他们捡了?”
席阳荣一脸苦涩,他也不想啊,可是自己又没有透视眼,谁知道里面是价值几百万的好东西。
“那个小子应该也是专业人士,不然的话,肯定不敢这样赌。说不定他提前就认出了这东西的来历,只是没有说而以。”席阳荣辩解道“在古董文玩这一行,能不能认出来历,是判断价值最重要的手段。他们看出来了,就等于占了先机……”
“别跟我说那么多!我请你回来,是要给我长脸的,可现在脸都丢尽了!”陶国安恨恨的道“我不管别的原因,也不管花多少钱,你必须给我弄回来个比他还值钱的夜明珠!”
席阳荣头疼不已,这种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人工制造的荧光石很容易买到,几百上千到处都是,可纯天然的却没那么容易得见。
然而这话跟陶国安这种外行人讲,没什么用处,席阳荣只能咬着牙答应下来。
深呼吸几次顺了顺气后,陶国安又哼了声,道“不过跟着谭俊达那个兔崽子的年轻人,倒是有点本事,小刘,回头你找人查查他的资料,然后去接洽一下,看看能不能挖过来。”
坐在前排的秘书连忙应声,道“好的,等下我就去办。”
另一边,上了车后,谭俊达还是难掩心中的兴奋,对江志浩道“江哥,这次可真是太长脸了,你是没注意那群人,简直就是捧着钱求我收一样!哈哈哈,真是爽!”
谭俊达是个年轻人,喜欢出风头,当然了,能出风头的同时又赚大钱,确实值得高兴。
而宋康来没有什么参与,他借给了谭俊达一部分资料,最后也只会稍微分一点钱罢了。
所以,他没有太欣喜,只好奇江志浩让买的另外几样东西都是什么漏。
“基本上都是以假藏真的漏,就像那件宋代花瓶,只看彩釉的话,确实是宋代的。但实际上,如果把表面的彩釉去除,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唐代的花瓶,而且是宫廷内流出的。因为太过宝贝,所以宋代得到的人为了躲避战乱,特意弄了假彩在上面,想让人觉得不值钱。结果流传到现在,无人认识。把这层彩去掉,价格至少能翻一倍以上。遇到特别喜欢它的买主,卖个两三倍的价格也不稀奇。”
唐代的陶瓷,一直都是收藏家的主要目标,就好比唐三彩,代表了古代彩釉的极致。
而能保存完好的,更是价值非凡。
谭俊达买的这件,尽管古人用了特殊的方法隔开两层彩釉,但因为时间太久,已经有一部分融合,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稍微有点影响品质。
不然的话,真实价值应该更高。
当然了,就像江志浩说的,万一有人就好这口,是可以卖出更高价格的。
上一世捡了漏的人,最高卖出了八百多万的价格,也算相当惊人了。
“哦,那好像还不错。”谭俊达道,虽然近千万的价格听起来很吓人,但是和那颗荧光石的利润相比,却是不值一提。
八十万的东西,能卖三四百万,而三百五十万买的,却只能卖八百万?
这道数学题,谭俊达还是会算的。
“那你的那副画呢?”宋康来好奇的问。
“这个不好说,得先确定没买错才知道价值。”江志浩回答道。
宋康来没有再问下去,以他的阅历,自然看的出江志浩没有说实话。不过画是人家的,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谁也不能强迫。
江志浩不说这幅画的真实价值,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价值实在太高了。
席阳荣曾经说过,真品的《张果老见明皇图卷》,最少也在千万元以上,这个价格给的相当准确。
江志浩买的这幅王时敏临摹画,表面上看,确实是临摹的,但实际上,内有乾坤。
古代的宣纸非常厚,而画家的笔力大多很重,为了不在书画时纸张破漏,便会把几张宣纸用特殊的方法合在一起,形成多层纸。
书画大家的笔力,如王羲之,能够入木三分,那么穿透三层宣纸,也不足为奇。
这幅画的第一层,是王时敏临摹的,而第二层和第三层,却是张果老见明皇图卷的真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