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养偏了,回到明朝当暴君,天煌贵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慈烺叹道:“知道了,你赶紧走吧,我现在看到你就头疼。”
等到朱慈熠滚蛋了之后,朱慈燝才道:“你也回去吧,我现在让你大嫂把这珠子送回宫去。”
见朱慈烺一脸的疑惑与不解,朱慈燝便解释道:“这珠子肯定不是宜贵妃给老三的,说不定是他从宜贵妃那里顺出来的。
咱们兄弟都是出身宫中,你也知道各位娘娘的例钱不会太多,这么大的明珠一定是父皇赐下的心爱之物,又怎么可能送给一个孩子。”
轻轻摇了摇头,朱慈燝也是颇为无奈。
好像自己给这些兄弟们开了一个极坏的头,一个两个的就没有让人省心的,总是时不时的就闹出点儿妖蛾子。
想想前两天被朱靖雪暴揍时的惨样儿,朱慈燝又是一阵头疼——因为看张世泽那个抢走了自己姐姐的小白脸不顺眼,自己和朱慈烺曾经借机揍了张世泽一回。
结果这破事儿不知道怎么的就让朱靖雪给知道了,回过头来又把自己两人给揍了一回。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啊!
朱慈燝忍不住心中哀叹,崇祯皇帝也很头疼。
自己这儿子女儿没一个让自己省心的,就是不知道那几个小的里面会出现什么样儿的货色了。
眼下来看,老大老二老三基本上全被养偏了,就连掌上明珠一般的朱靖雪也被自己给养跑了——女孩子家家的,暴打自己两个弟弟替情郎出气?
想要借机寻张世泽晦气的崇祯皇帝也是忍不住头疼。
这事儿倒是怪不到张世泽的头上,是朱靖雪的眼线早就已经伸进了英国公府,张世泽挨完揍之后还打算好好苦练一番后再找场子,却不想朱靖雪的眼线直接就把消息报给了朱靖雪。
然后老大和老二就倒霉了。
老大和老二这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倒霉,自己倒不太担心,问题是自己要是寻了张世泽的晦气,这闺女还不得一哭二闹三上吊?
前世就没有女儿的崇祯皇帝当真是把这个女儿当成了手心里的宝,连重话都不舍得呵斥一句,更不忍看着女儿伤心了。
至于老二又带着老三偷偷溜出宫去,玩什么微服私访这一套,崇祯皇帝倒是没多放在心上。
私访就私访吧,反正有厂卫的暗中随行保护,出不了什么问题,多让这些混账东西们了解下民间疾苦也是好事儿。
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想那么多干什么?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扔在一边之后,崇祯皇帝才将目光投向了王国兴:“现在莫卧儿那边已经确定了?”
王国兴躬身道:“是,已经可以确定,达罗悉乔已经死亡,现在就剩下奥则朗布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张之极:“现在莫卧儿两虎并存之势已破,奥则朗布估计很快就会统一莫卧儿,五军那边有什么看法?”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针对莫卧儿现在的局面,军府和中极殿诸位学士一起研究过,一共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直接出兵,迅速平定莫卧儿,将之收入囊中,二是暗中支撑奥则朗布统一莫卧儿,然后再祸水西引,引莫卧尔现奥斯曼之间再起争斗。
直接出兵的好处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莫卧儿,然后可以替工部和铁道部寻来大量的劳工,坏处是军费支出比较多。
祸水西引的好处是我大明的军火又可以多一个买家,奥斯曼那边肯定会同意大量购入,莫卧儿会也被逼购入,坏处则是拖的时间太长。
这两个国家虽然都是些未曾开化的蛮子,但是两个国家的体量都不算太小,一旦打起来,估计没有十年八年的,难以分出胜负。”
崇祯皇帝笑道:“那军府和中极殿那边的意见呢?更偏向于哪种策略?”
张之极道:“启奏陛下,陛下如今春秋鼎盛,何需在意十年八年的时间?纵然再拖上几年,对我大明的好处也是要远多于坏处。
北方兵工现在已经报上来一些针对现有火器的改进方案,都是根据欧罗巴那些蛮子们提出来的问题所做的改进,这还仅仅是欧罗巴一地。
倘若再加上莫卧儿和奥斯曼两家,估计我大明的火器改进的速度和效率会更高一些,等他们这些蛮子们都打不动了,再用最新式的火器一举将之平定,何乐而不为?”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们商量的结果来吧,先通过这些蛮子们的战争来校验火器,改进火器。至于平定他们,朕有的是时间,不着急。”
现在整个大明已经完全被自己给带跑偏了,军火出口的生意让大量的金流银入大明,货币已经隐隐约约有些要贬值的意思。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搞出来新的东西,然后拉动内需,刺激百姓消费,大概也就可以解决了。
因为大明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金银为本,崇祯宝钞为子的基础之上,不存在什么滥发多发的情况,只要自己不搞经济战争,后面出现问题的可能就不会很大。
至于说搞出些新东西出来,那就更简单了——皇家学院这个吞金巨兽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折腾出一些新东西,或者将原有的东西改进。
比如蒸汽机车,原本时速六十公里的速度现在已经可以达到时速七十多,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永远不要小瞧这十公里,尤其是对于完全没有参考先例的蒸汽机来说。
除此之外,蒸汽机在机床方面的广泛应用,也让大明得到了数不尽的好处。
PS:推书,偏正史向的《捺钵王朝之开国》,写的是辽国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