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布局,汉天子,六道,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刘秀率军抵达犬射的时候,孙冒部内部正发生着严重的分歧,有些人主张战,有些人主张逃,还有人主张降。
青犊军的内部,连是战是撤还是降都没统一意见,刘秀军的进攻已经开始了。
犬射不是城邑,只是个小镇子,外围没有城墙,只有两米高的土墙,至于滚木、礌石、抛石机、弩机等等的城防武器,那是统统都没有。
这种程度的城防,又哪里能抵挡得住刘秀亲自统帅的大军?
现场指挥汉军攻城的人,并不是刘秀,而是邓禹。邓禹将汉军分成三路,分从犬射的北面、东面和南面发起进攻。围城不围死,攻城攻三面。留下一面不打,这叫网开一面,其目的,就是为消磨守军的斗志,故意给守军留出一条退路,让守军能看到求生的希望,守军抵抗的斗志便不
会再那么强烈。
在汉军的三面强攻之下,孙冒军完全没有抵挡之力,最后迫不得已,孙冒只能率部从犬射的西面撤退。
邓禹是给犬射网开了一面,只是这一面,也不是那么好跑的。在孙冒带着部下,从犬射逃出来时,遭遇到早已等候多时、蓄势待发的汉军骑兵。
耿弇和景丹这两支骑兵,由孙冒部的两翼冲杀进去,将孙冒部搅了个大乱。孙冒部不敢恋战,人们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跑。
可是步兵的两条腿,又哪能跑得过骑兵的四条腿?
耿弇、景丹率领着骑兵,兜着孙冒军的屁股追杀,青犊军的将士是跑一路,死一路,就连孙冒的背后,都中了两支弩箭。
孙冒趴在战马上,带着残兵,一口气跑出十多里,确定汉军没有再继续追杀,他这才忍痛勒停战马,再清点麾下将士的人数,他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原本的五万将士,现在已连五千人都不到,即便是剩下的这不到五千人,也大多是丢盔弃甲,披头散发,浑身的血迹,其状惨不忍睹。
坐在马上的孙冒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侧身从马背上栽了下来。好在周围的众将以及随从们手疾眼快,及时把孙冒接住,没让他一头摔在地上。
孙冒两眼猩红,颤声说道:“杀弟之仇,二十多万兄弟,我孙冒与刘秀,势不两立……”他话还没说完,又吐出一口老血。
身受两处箭伤,再加上着急又窝火,让孙冒再支撑不住,就此一病不起。他这场病,再未痊愈过,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
孙冒死后,其弟孙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青犊军的首领。
孙登麾下,可是有十多万的大军,他完全可以赶在汉军抵达之前,先一步进入犬射。
可他偏偏选择了驻足不前,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孙登对孙冒是故意见死不救,其目的,就是想成为青犊军的首领。
一个人的钝感力,也是他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的钝感力,字面理解是迟钝力,往更深层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抗击打能力。
没有人一下子就能获得成功,人生中,难免会有起起落落。
孙冒在钝感力方面,明显是不如刘秀。只经历这一次的惨败,便让他一蹶不振,一病不起,最终一命呜呼。
而刘秀的钝感力无疑是极强的。
起兵造反时,二哥、二姐的被杀,他扛住了;形势好转,大哥却突然遇害,他自己也被刘玄软禁,失去了一切,他也抗住了。
好不容易离开了刘玄,去到河北,结果河北又冒出个王郎称帝,以十万食邑悬赏他的脑袋,逼得他如同过街老鼠,险些被活活饿死,他还是抗住了。
刘秀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优秀的特质,而这些,恰恰是他能获得成功的基础。
在刘秀率军大破犬射的同时,魏郡邺城,吴汉率领着五千幽州突骑,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邺城城外。
看到这么多的骑兵突然来到邺城,守城的军兵们不知道怎么回事,急忙关闭城门,拉起吊桥,如临大敌。
吴汉从己方阵营里走出来,单枪匹马地来到城门前,扬头冲着城头的守军大声喝道:“我乃吴汉吴子颜,让陈太守出城与我说话!”
守城的军兵们同是一怔,吴汉?吴汉不是跟随萧王去河内平叛了吗?怎么突然返回邺城了?
以为前线有紧急军情,军兵们不敢怠慢,让吴汉在城外稍等,人们跑进城内,去向太守陈康禀报。
得知吴汉突然返回邺城的消息,陈康也是吓了一跳,急忙出了太守府,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到了城门这里,见城门已然关闭,他喝令左右,打开城门。随着城门打开,陈康骑着马,跑了出来,到了城外的吴汉近前,他勒停马儿,向吴汉拱手说道:“吴将军怎么突然返回邺城了,可是前方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