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百二十二 紧急召唤猛将,三国之召唤猛将,青铜剑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陆地计算,由金陵前往北海差不多一千三百多里的距离。按照士兵每天急行军一百里计算。就算没有袁军阻击,也需要花上十几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北海城下。
而现在袁绍已经在琅琊境内层层设伏,准备“阻援打点”,要想冲破袁军的层层伏击,天知道会浪费多少时间?毕竟袁绍手下的沮授、田丰等谋士不是吃素的。而麴义、颜良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麴义统率的先登营,曾经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将这支威震异族的王者之师几乎全歼,更是让天下诸侯侧目,皆知麴义之名。在三国这段历史上,麴义统率的先登营不逊于任何武将统率的特殊兵种。即便由高顺统率的名声显赫的“陷阵营”也不一定能稳操胜群。
虽然薛礼、秦琼、常遇春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但大军远征疲惫,由金陵进入琅琊之后至少走了八百里左右。遇上以逸待劳,预先设置了埋伏的袁军,肯定无法轻松地冲破袁军的封锁。
倘若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抓住机会,用十天半月的时间突破袁军防线。若是运气不好,耗上三两个月也不是没有可能。倘若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在十万大军的围困之下,北海境内的魏延军团将会迎来灭顶之灾!
刘辩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所以才做出了由海上驰援北海的决定。
水路虽慢,但可以日夜前进。
按照刘辩穿越前的时间计算,船队每小时航行五里左右的话。一天一夜下来,也能够走一百二十多里路。若是顺风的话,一天能够走二百多里也不一定。如果一路上顺风顺水。或许十几天就可以抵达北海城下,这要比走陆路强行突破防线好得多。
而且袁绍的势力目前还没进入胶州一带,想来不会料到自己由海上进军,正好可以杀袁谭一个措手不及,取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而且由水路进军,可以让士卒免除长途跋涉之苦。休养身体,积蓄力气。以生力军的姿态投入战场,也比疲惫之师的力量强大的多。
“不错。朕决定亲自统率一支精锐之师,由东海北上,驰援魏延!”
刘辩留下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大步的走向太极殿,准备做好出征之前的最后准备。
大军倾巢而出,最让刘辩担心的是长江上游的孙坚与刘表。虽然中游有驻扎在柴桑的甘宁与蒋钦防御,显然还远远不够。而且敌军还可以不与甘宁纠缠,抓住机会顺江而下直寇金陵。
当然,这样做极其冒险,如果稍有不慎,被中游的甘宁断了粮草补给,上下两路夹击,顺江下来的人马将会陷入困境之中。
不过,孙坚父子与周瑜都是用兵能力超强的人物,谁也不敢断言对方会怎么用兵?所以刘辩在出征之前除了增强柴桑的防御力量,派遣大将之外,还得在金陵留下一员坐镇的大将。
但薛礼、秦琼已经北上,刘辩手底下此刻能够调动的武将仅仅只有郑成功、周泰、陆文龙、廖化、文鸯等人。这些人之中,郑成功的统率能力最强,还且擅长水战,但刘辩要由东海北上,所以必须把郑成功带在身边,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周泰、陆文龙、文鸯三人可以用。
陆文龙、文鸯武力虽高,周泰虽然熟悉水性,但却不是统率之才,用他们对抗孙坚、周瑜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此刻,刘辩急需一名统率能力一流的大将来坐镇后防!
“来人,把陆文龙招来!”
刘辩回到御书房坐了,向门外候着的太监吩咐一声。情况紧急,只能主动寻求爆表,然后再利用爆表特权召唤大将来坐镇后防了。
太监走后,刘辩与刘伯温商议一番,向南方的徐晃快马传檄。
命徐晃暂时放弃向交州施压,转而向西进军,与卢象升、林冲一起攻打桂阳,零陵。若是孙坚敢全力出击,本方人马也可以全力直捣他的老巢长沙。
又传下诏书一道,命顾雍升任扬州刺史,节制除建业之外的其他江东四郡,即吴郡、会稽、建安、庐陵四郡。命现任吴郡太守的鲁肃快马赶往柴桑,辅助甘宁、蒋钦二将巩固长江防线,做好迎战孙坚军的准备,毕竟鲁肃也是当年的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统兵能力还是值得一看的!
刘辩又对刘伯温拱手道:“朕决定亲率郑成功、陆文龙、文鸯、卫疆等人,挑选一万精兵向东出海,由胶东驰援魏延。金陵这里就交给军师亲自坐镇了,周泰、关胜、廖化都留下由军师差遣。”
“微臣领命,必然誓死拱卫疆土!”
刘伯温抱羽扇领命,然后匆匆出了乾阳宫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去了。
刘基刚走,守门的御林军来报:“启禀陛下,陆文龙应召求见,此刻正在宫门之外!”
刘辩目光如炬,朗声道:“朕恭候多时,速宣!”
(今天又是周一了,紧急求推荐票与月票,大家多多支持,剑客拜谢了,嘿嘿,有打赏破0就更好了!)(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