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同心协力,做大做强,埋葬大清,天煌贵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泰来最近挺忙。
拿下了大半个兖州之后,陈泰来先是登门拜访了曲阜的衍圣公。
陈泰来的本意是想要邀请衍圣公孔宪培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一起反清,却不想我鞑清的衍圣公孔宪培对我鞑清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即便面对陈泰来要么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要么饿死的威胁,我鞑清衍圣公依旧郑重声明,哪怕他孔宪培被饿死,被砍头,也绝对不会帮助陈泰来这个反贼。
陈泰来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此前被朱劲松那个瘪犊子给坑了。
当初约定两家分兖州的时候,姓朱的就说把泗水以西的地盘都给自己,姓朱的则是兵出泰安,跟自己共同对抗鞑子。
当时自己还暗笑那姓朱的真蠢,毕竟只要能说动衍圣公出面号召天下读书人一起反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占据名分大义。
现在看来,姓朱的估计早就料到了一旦衍圣公不配合就十分不好处置的问题,所以才会把泗水以西的地盘都让给自己。
然而让陈泰来绝望的是,现在木已成舟,泗水以西的地盘都归了自己,衍圣公府这一家子也正好在自己的手底下,偏偏又他娘的打不得骂不得,简直就是彼其娘之!
陈泰来也不是没想过真个宰了孔宪培或者把这一家子都饿死在孔府里,好全了他们为鞑子尽忠的忠义之心,可是一想到这么做的后果,陈泰来又忍不住心里发虚,无可奈何之下,陈泰来只能在手下人劝谏的时候选择就坡下驴,暂时放过衍圣公一家。
当然,放过衍圣公府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在此之后,陈泰来在兖州读书人之中的名声就好了很多,也确实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投奔陈泰来。
陈泰来先是趁机收下了这些读书人,接着又认真听取了这些读书人的意见,然后总结出了一套陈泰来式的反清套路。
先在兖州、济宁站稳脚根,接着再开疆扩土。
陈泰来都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再占据了兖州济宁,天下想要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就会响应自己,回头再找一个前明皇室遗孤供起来,等到反清复明的大业成功了之后再让他暴毙。
简直完美。
基于先站稳脚根这个前提,陈泰来先是派人跟八卦教接上了头,准备两家共分曹州,接着又加大了带领兖州和济宁乡绅搞农会的力度。
没错,就是带着兖州和济宁的乡贤士绅们搞农会。
虽然陈泰来一开始的时候也想学习朱劲松搞农会,但是在那些读书人的苦苦劝谏之下,陈泰来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根基是一众乡贤士绅而不是那些穷的嗷嗷叫的泥腿子,所以陈泰来版的农会,是由乡贤士绅们带头搞起来的。
除此之外,陈泰来又在这些读书人的建议之下开始研究钱聋四十九年的秋税。
这些读书人分析的很明白,想要造反就得有军队,有军队就需要粮饷,要粮饷就得花钱买,没钱还造个毛的反?
好死不死的是,朱劲松此前已经把济宁州衙跟兖州知府衙门、陈泰来手下各县的县衙都扫了一遍,陈泰来现在就算想要效仿朱劲松也捞不到多少油水。
然后这些读书人就建议陈泰来先免掉钱聋四十九年的春税以收买人心,接着再收取钱聋四十九年的秋税。
陈泰来一合计这些读书人说的确实没错,免了钱聋四十九年的春税是本总督开恩,收取钱聋四十九年的秋税则是为了反清,没毛病!
至于说济宁和兖州的百姓已经把税交到了钱聋好几十年以后……那特么是鞑子官府收的,跟我陈总督有什么关系?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说着挺简单,真正下手去办可就麻烦的很,也幸好有这些跑来投奔的读书人,才让陈泰来不至于手忙脚乱。
也幸好有着这些读书人的帮衬,钱聋四十九年的秋税还真就被陈泰来给收上来了,毕竟兖州农会跟济宁农会的那些士绅们都保住了自己的家产甚至还更进一步,积极的帮着陈泰来收税也算是应尽的义务嘛。
有了钱之后,陈泰来的心就更野了。
陈泰来打算跟朱劲松碰一碰,好报了此前在衍圣公府一事上被坑的大仇,只是经过那些读书人的苦苦劝谏,陈泰来又清醒的认识到,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反清,自己跟朱劲松之间的那点儿破事儿可以留到以后再慢慢研究。
所以,当朱劲松派人过来表示要卖燧发枪给陈泰来的时候,陈泰来就十分高兴的应下了:“你们孟良崮有多少燧发枪,我就要多少,毕竟咱们是反清的盟友嘛。”
“不过,你们大当家的此前可是摆了本督一道,把衍圣公府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本督,这事儿,是不是该有个说法?”
被朱晓松派过来的人手当然明白陈泰来话里话外的意思,所以只是淡定的表示:“每枝燧发枪,额外多附送十份弹丸。”
陈泰来却撇了撇嘴,不屑的道:“二十份,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以后咱们两家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做大做强,赶走鞑子,共创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