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实射验证
俗世入红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实射验证,开局就离婚,我回78修坦克,俗世入红尘,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眨眼来到十二月份。</p>
这会儿,新型驱逐舰武器系统已经完成四分之三。</p>
伴随着高超音速风洞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舰载导弹一个半月时间内,就被李墨按照记忆复制了出来。</p>
YJ-12导弹,中段飞行速度达到6马赫、末段攻击速度超过10马赫的大杀器!</p>
现在,整个武器系统,就剩下四座1130近防炮。</p>
这玩意李墨早已提前画好了图稿,交由洪闯、黄万里他们加班加点进行加工。</p>
最后就是雷达部分了。</p>
说起雷达,其实早在六十年代中期,咱们家就开始着手研发相控阵雷达,并很快研发出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之一。</p>
但是,说实在的,相控阵雷达的确研发出来,可是受到硬件技术设施的限制,咱们家的相控阵雷达在投入实际应用当中之后,不断爆发各种各样很棘手的难题。</p>
一开始,还以为是咱们家研发的相控阵雷达存在技术缺陷,整合一大帮相关领域内的专家,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才找到问题的根源。</p>
电子元器件,质量不达标!</p>
而且当时咱们家的相控阵雷达,内部使用的核心零部件,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进口得到,很容易被人卡脖子。</p>
吸取了上辈子的经验教训,李墨决定来个弯道超车,直接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p>
组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阵元后面,都有一个移相器,作用是控制波束相位,从而达到波束扫描。</p>
但是跟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同之处就在于,相控阵雷达所有阵元,共用一台接收机、发射机,只能被动调整发射信号的强弱,最大只能跟踪一个确定空间内的目标。</p>
而有缘相控阵雷达,每一个天线单元都自带发射器。</p>
这一设计,可以让每个阵元都能独立控制发射信号的强弱,实现同时搜索和跟踪多个目标,甚至,可以在不同距离上进行探测!</p>
也就是说,相控阵雷达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本质区别,在于发射机、接收机的配置跟性能上存在的差异。</p>
有源相控阵雷达主要由天线单元、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信号/数据处理系统、波束控制系统这五大部分组成。</p>
天线单元、发射系统、接收系统都好说,咱们家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自主生产,就是特别的几个原材料需要进口。</p>
难点就在于,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和波束控制系统这两大部分。</p>
信号/数据处理系统,主要责任就是通过分析检测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区域内的的目标跟踪和识别,并及时输出最终处理结果。</p>
波束控制系统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各天线单元发射的相位,合成具有不同功能、带导引性的相位波束,实现波束的扫描以及指向控制。</p>
这两个大部分,是现在最让李墨头疼不已的。</p>
因为要想让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两个部分投入实际应用,需要非常专业的高精尖芯片。</p>
只是一个小小的芯片,就不是这个时代的科研人员能够制作出来的!</p>
不过,也难不倒李墨。</p>
当年,犇得院士不也是攻克重重技术壁垒、突破西方发达国家与毛熊的多重封锁,最后成功把相控阵雷达给研发出来的嘛。</p>
没有芯片怎么了?</p>
完全可以多整几个机械处理器代替嘛,无非就是多占点空间罢了!</p>
经过长达二十多天的努力,李墨拿出了解决方案。</p>
机械处理器虽说块头比原先预想的大了不少,可有源相控阵雷达只要安装到位,与武器控制系统组成生态链,舰艇乘员方面,还可以减少。</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