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凡为上位者,子嗣便是手中玺
不吃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凡为上位者,子嗣便是手中玺,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不吃烟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满宠游走在陈县各大府门。</p>
不少人,都知晓了刘牧归国的消息。</p>
这一夜。</p>
陈县有无数人枕席难眠。</p>
陈国的世子,大汉的骠骑,让人激动之情难免。</p>
尤其是闻刘牧之名来到陈国的人,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p>
一连两日。</p>
陈县欢声笑语不曾停下。</p>
各家各户,都将仅存的红绫挂在门楣,为世子归国大贺。</p>
陈县往南。</p>
郊野之上,刘宠负手徘徊。</p>
满宠,史阿,许定,黄忠,乃至连高顺都来了。</p>
顾雍,卢植,蔡邕,以及封侯的陈槐等人伫立在旷野上,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p>
“琰儿。”</p>
“累了可以回车上。”</p>
蔡邕低头看着娇弱的蔡琰。</p>
“父亲,琰儿不累。”</p>
蔡琰踮脚朝着远处看了看。</p>
卢植朝着远处一瞥,问道:“伯喈,怎的不见泰山羊氏之子?”</p>
“接待人呢。”</p>
蔡邕叹了口气,说道:“骠骑在洛阳留下法令,招各州大商来陈国,自从羊衜回来之后,一直处理商业上面的政务,今日还要安抚想要面见骠骑的商贾。”</p>
“陈国啊。”</p>
“还真是膏腴之地。”</p>
卢植目光扫过城门处自发来迎的百姓。</p>
“子干。”</p>
“真的是膏腴之地吗?”</p>
蔡邕捏着胡须笑了笑。</p>
陈国地处豫州腹地,以前仅九城便养活了百万之民。</p>
经历黄巾之乱后,人口翻了一倍余,所谓膏腴,不过是政令有达,不管是国相府,还是陈王府,都有俯照民生之政,才能让此地看着像乐土而已。</p>
“随你。”</p>
卢植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p>
“轰隆。”</p>
“轰隆。”</p>
大地一阵震颤。</p>
天际之远,腾起一片黄土。</p>
犹如地龙翻身一般,卷起尘埃风暴朝着陈县笼罩而来。</p>
隶属龙骧军的旌旗破尘而出,铁蹄骤然减缓了行军脚步,开始朝陈县徐徐抵进。</p>
“唏律律。”</p>
片刻,大军于众人五百步之外停止不前。</p>
一辆四马车舆从军列中缓缓驶出,停在百步之外。</p>
“刷。”</p>
刘牧掀开帐幔,踩着马凳走了下来。</p>
将手中的定业刀递给典韦,整了整身上一袭素衣向前走去。</p>
大军急停,车舆驶出。</p>
少年郎孤身上前,身后是漫天黄沙遮蔽的铁骑与猎猎旌旗。</p>
这一幕,冲击着所有人的眼睛,好似天地为之失色,都在衬托缓行的素衣身影。</p>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莫不是如此。</p>
“儿刘牧回来了。”</p>
“父王,一年可还安好。”</p>
刘牧敞开双手,合拢作揖对刘宠大拜。</p>
在陈国之外,他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在陈国他是宗王之子,陈国的世子。</p>
刘宠值得他拜,更值得陈国百姓一拜。</p>
天灾人祸的时代,豫州腹地能有一片乐土,刘宠功不可没。</p>
“我儿。”</p>
“回来便好。”</p>
刘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p>
本来准备好的诸多说辞,化为一声我儿,诉清一位老父亲的思念。</p>
“诸位。”</p>
“可安好。”</p>
刘牧挺直腰身看向众人。</p>
目光经掠蔡琰时,还如少年般眨了眨眼。</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