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当年当背脚子
中郎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当年当背脚子,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中郎将,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顿杀猪饭,众人边吃边闲聊,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才结束。</p>
众人散去后,王岳家里就只剩下宋阳和宋建国。</p>
王静雅和李嘉怡吃完饭后,帮忙收拾了碗筷,完事就叫上宋军,带着云梅和云兰先回家了。</p>
直到这时,王宏远才对王岳说道:“你这小子怎么就不听劝,把人给得罪跑了,这不也让咱家丢面子嘛,显得咱们招待客人不周到。”</p>
“他也能算客人?哪有他这样的客人!”</p>
王岳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就赵强那品行,要不是之前没惹到我,不然早就收拾他了。”</p>
“你个莽撞的家伙……以后可别再乱来!”</p>
王宏远瞪了他一眼,接着看向宋建国:“我估计,到了明年,赵富贵还是会在秤上做手脚。”</p>
“我之前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要是明年他还敢这么干,我非让他不但当不成保管员,还得把这几年私吞的都吐出来。我可都记着呢。”</p>
宋建国不慌不忙地掏出烟袋,给王宏远递了些烟叶,边卷边说:“七七八八算下来,他从我这儿起码捞了三十块钱的好处。挣点钱、弄点粮食容易吗?可倒好,他家猪圈里的猪一头比一头肥,吃得比人都好。”</p>
听到两人这番话,宋阳心里清楚宋建国的想法,倒也不觉得意外。</p>
王岳却愣住了,目光在王宏远和宋建国脸上来回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爸,叔,你们该不会是打算整治他们家吧?”</p>
王宏远瞥了王岳一眼:“所以才叫你小子别乱来,你们那些小打小闹有什么用,过家家似的。要做就得让他一次就长记性,知道害怕。”</p>
这话让宋阳不禁睁大了眼睛,从王宏远平静的语气中,他听出了一股狠劲。</p>
这位平日里看起来高大憨厚的伯伯,原来也不简单。</p>
再看看自己父亲宋建国,宋阳突然觉得,两家关系这么好,是有原因的。</p>
宋建国和王宏远给他的感觉,和村里其他村民不太一样。</p>
“伯伯,爸,你们以前是不是在外面闯荡过?”</p>
没错,就是闯荡过!这就是宋阳对父亲和王宏远的感受,一种上辈子从未有过的感受。</p>
王宏远和宋建国相视一笑。</p>
宋建国转头看向宋阳:“闯荡?什么闯荡,别乱说,小心惹祸!我们也就是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跟着长辈们当了几年背脚子,经常在汉中和咱们县城之间来回跑,算是见过点世面。”</p>
听他们这么解释,宋阳大概明白了一些。</p>
这算起来,应该是六十年代的事了,那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p>
汉中是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很多,人员复杂,没有点本事还真不好在这条路上走下来。</p>
大巴山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山区的生产生活物资大多靠马驮人背,人们把那些在山间背运货物的青壮年男子称为背脚子。</p>
一个紧贴后背弯曲的背篓和一根打杵,就是他们简单的工具。</p>
山里经常有野兽出没,还有盗匪横行,所以,背脚子们大多结伴而行,互相照顾,共同应对路上的危险。</p>
后来汽车运输兴起,在米仓道、汉壁古道上,就很难再看到这群头顶青天、脚踩蜀道的背脚子了。</p>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哪怕再过二三十年,在万源大竹河镇依然有这样的人,以这种古老的背运方式,穿梭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的高山之间。</p>
还有不少人转变为类似周边县城和山城的棒棒军,成为靠出卖体力为生的特殊群体。</p>
走在县城里,经常能看到背着大喇叭口背篓,手里拿着 T字形打杵,嘴里叼着烟或者啃着馒头,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到处张望找活干的人,就是他们。</p>
他们把长途背运变成了短途,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中,寻找生存的机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