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借兵计议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3章 借兵计议,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一灯阑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安比洛阳兵力多不了几万,还要控制整个关中,空虚成这样,吴岭也没有把女人拉去守城。</p>
偏偏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振振有词,“杨胤兵多将广,又久经战阵,不可轻视!”</p>
气得李君玘猛一拍桌子,“杨胤手下多为民夫,乌合之众。”</p>
“历经数次大战不假,但多 做后勤文书工作,这是他第一次亲自领兵上阵。”</p>
最后几个字一字一顿。</p>
剩下半句没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清楚。</p>
你们被一个刚上战场的新丁,打成这个鬼样子!</p>
将官有充分证据,“可朝廷过往的战报……”</p>
李君玘只用六个字,“你清楚,我清楚?”</p>
把大吴在朝在野的人全拉出来,没几个人比李君玘更清楚杨胤的底细。</p>
二人从童年到少年同学同游。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互为臂膀,支撑彼此到老年。</p>
可却在青年时,因为家族利益分道扬镳。</p>
有了李君玘变相的“保证”,洛阳的将官们终于有一点底气,没再嚷着要健妇守城。</p>
洛阳官衙正堂外,梁景春不曾想见到熟人,穿甲执刀,“冯四,你怎么在这?”</p>
冯睿达在长安演过一出大戏后,直奔洛阳,头一次见旧相识。</p>
只能打哈哈,“在长安受了委屈,只能来投奔表哥主持公道,现在在他麾下。”</p>
陈良为忍不住揶揄道:“关你的是李大将军亲弟弟!”</p>
亲疏有别,亲弟弟和表弟选谁还用说?</p>
李家几兄弟没分家,欠李君璞钱,岂不是欠家主李君玘的钱。</p>
世上哪有逃债躲到债主身边的道理。</p>
冯睿达仿佛没听明白对方的意有所指,“是啊!”</p>
自从杨胤起兵的消息传来,冯睿达忍不住后怕又庆幸,幸好亲爱的表弟下手够狠够快。</p>
没白费自己小时候总分他糖吃的情谊,虽然后来才知道他不喜欢吃糖。</p>
哪有小孩不喜欢吃糖的?</p>
冯睿达现在都不敢想,那些去了黎阳的酒肉朋友是什么下场,该不会真成酒肉了吧!</p>
中场休息时,李君玘把范成达拉到一旁,“范兄。”</p>
范成达自问他年轻时参加过几次游猎,和李君玘见过,话都没说两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p>
李君玘:“你也看到,洛阳上下不说惊弓之鸟,当得半个杞人。左武卫三万精兵,打算留多少守城?”</p>
范成达仿佛听见天大的笑话,“守城?”</p>
洛阳高墙深沟,只要不是内奸开城门,没那么容易攻下来。</p>
哪怕东征高句丽,调走不少精锐。也许缺能出城与杨胤决战的精兵,但绝不缺守城的人手。</p>
李君玘:“如今杨胤只有小部分先锋在洛阳周边郡县骚扰,三万人对阵杀鸡用牛刀,闲置的人手不如用来守城。”</p>
范成达品出点味来,李君玘本就反对过度守城,以他的风格也不会困守城中。直言:“李兄,不用打哑谜。”</p>
李君玘不打哑谜,连底牌都掀了,“洛阳城中机动兵力一万四千人,我带八千出城伺机作战。”</p>
“你手上兵力闲置,又没有合格的统兵大将,不如分点给我,三千五千不嫌少。”</p>
这可戳到范成达痛处,左武卫上下真正能独当一面只有大将军一人,其他只是听摆布的傀儡。</p>
不是说左武卫将官无能,在范成达指挥下也是一支劲旅,但大局观差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