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初唐随军日常,佚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何自处?”秦王冷笑道,先重复了遍又沉声道,“身为带兵将领,自随本部兵马一同前往。至于功劳……”</p>
他漠然扫了眼这人。</p>
“战胜才有功劳。你确定打得赢吗?”这就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p>
不是他斤斤计较为自身考量,而是裴寂……什么时候体现出来过带兵打仗的能耐和本事?</p>
不要说和身经百战的宿将比,就是他那太子兄长,怕也比这位更懂得战场局势和用兵道理。</p>
秦王宁可是他兄长来此地问他要兵。</p>
他心里有数,也能给得更爽快一些。</p>
可惜……</p>
他眼中微黯。</p>
自打他们入主长安,兄长入主东宫后,他能明显感到兄长走的和他不是一条路,他明显在向父亲靠拢。</p>
言行举止上更讲究君臣名分。</p>
这是正确的吗?</p>
秦王不知道。</p>
他只知道,兄长从未主动请缨过。</p>
惜命惜身是所有君王和储君的必修课吗?</p>
太子如是,陛下也如是。</p>
难道汉朝的高祖(刘邦)和世祖(刘秀)他们……才是例外吗?</p>
不。</p>
不是的。</p>
他脑海中掠过魏武(曹操)和昭烈皇帝(刘备)的事迹,还有最为人不齿的司马懿。</p>
最后一位能成事的根本,离不开雍凉和荆豫两大军区的鼎力支持,否则怎么挺得过淮扬三叛的反噬?</p>
谋大事怎能惜身怕死?</p>
枯坐在长安又有何用?</p>
“刘总管,你留一留。”</p>
秦王打发走了一群心思各异的武将去安抚士兵,整顿人马。</p>
唯独单单留下了刘弘基。</p>
大家伙儿都明白了秦王的选择,眼瞅着自己不用去河东为他人卖命,又不免揪心其部署兵马的划分。</p>
刘弘基所部,不过二千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