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见赵王,祖龙赤蛇,楚秦一鹤,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往的早朝,李崇因为没有官职,一般都不参加。但现在,他作为赵王的使臣出使了秦国,必须参加次日的早朝,当着百官的面,向赵王报告自己出使秦国的情况。</p>
使臣的出使报告都有例行的范式,基本都是官样文章,没有什么新意。李崇在朝上,按例行的内容报告了出使的情况,最后报告说,由于魏国使臣失期,秦国已经宣布要讨伐,秦王已经召回南阳守摎,主持讨伐事宜;而赵国由于依礼参祭,秦王已经承诺,不加攻伐,并回赠了大量的玉帛。他最后道:“臣以王德,秦拜为陇西守。诸侯使臣,秦皆依律授官。韩,南阳守,燕、齐,县令。独楚无所得。”由于李崇的出使,赵国得以免除秦国的讨伐,赵王嘉勉了李崇。平阳君乘机进言,宜加李崇官职,赵王令众卿公议加之。</p>
朝后,平阳君领着李崇单独拜见赵王。久不理政的平原君也扶着病体,勉力参与。由于这是赵氏宗室内部的会议,所以平原君被允许半卧在席上听取汇报。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李崇也不再用官样文章来糊弄,而是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此去经历的一切。平阳君已经听过一次汇报,频频插话对某些事件加以评论和解释,赵王和平原君则基本是安静地倾听。李崇说到了太子对自己的秘密召见,要让李崇在邯郸为公子正引荐一名师傅,而自己打算将冯亭的族子冯敬推荐给公子正。</p>
平原君道:“赵大儒正多,奈何荐一微庶。”</p>
李崇道:“公子正年幼,大儒非所教也。敬少能而多学,位卑,傅正则有余,而未能及其他也。”</p>
平阳君进一步解释道:“公子正之师,必得中才而后可。若无才学,则不得为师;若广才学,则能傅之,彼成英主,适足为赵害也。”</p>
赵王道:“所荐堪任!冯敬见为何官?”</p>
李崇道:“现为官师将。”</p>
赵王问道:“其有子乎?”</p>
李崇道:“有之,无官。”</p>
赵王道:“可任以为郎,依其才而用之。”</p>
平阳君赞道:“王见是也,冯亭虽卖秦,其族子不可不防。以其子入郎,彼必无二心也。”</p>
李崇说到秦王祭天之事,必以秦为天子,而诸王为诸侯。平阳君道:“猖狂老儿,不知所往,后必有应!”</p>
赵王道:“彼自出言观鼎,即知其欲得天子之名。彼慕虚名,吾居其实,又何羡焉!”</p>
平阳君赞道:“王圣明洞见,非常人之所及。是故秦加爵于赵,而终不辞。如楚辞之,秦必加兵也。”</p>
于是李崇说起秦王加封各国使臣官爵一事。赵与韩都被封为郡守,而燕与齐才是县令。平阳君解释道:“秦以郡领县,非如赵县、郡并称。郡守之职,高于县令。是秦之亲赵、韩,犹过于燕、齐也。”</p>
赵王问道:“秦何以贵赵、韩,而轻燕、齐耶?”</p>
李崇道:“秦命自书其功,以为爵。臣欲得高爵,故自书大功,韩亦如之。以功得上爵也。”</p>
赵王很有兴趣地问道:“卿自书何功而得上爵?”</p>
李崇道:“臣有武安战胜之功,上党守卫之功,家父亦有战胜之功,玑与臣皆有辅佐公子子楚及公子正之功……其功甚多。”</p>
赵王道:“武安战胜,守御上党,所拒者,皆秦也。其犹功乎?”</p>
李崇道:“臣为赵人,为赵胜秦,亦为功也。秦人未见责也。”</p>
平阳君解释道:“秦愿立天子之名,以天下为心。昔之胜败,故不萦于怀也。”</p>
赵王问道:“何楚不得官?”</p>
李崇道:“楚使以为,任人当惟亲,耻以功名取富贵,故不书也。”</p>
赵王道:“楚人之思,殊出意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