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臣们傻眼了!
九族消消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大臣们傻眼了!,大明最强毒士,老朱直呼活阎王,九族消消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发现明军的火力愈发猛烈了。</p>
炮火射程也越来越远,</p>
甲胄也更坚固了。</p>
最重要的是。</p>
李自成的西北军日渐衰减。</p>
明军士气却在高涨,人数也不停增多。</p>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p>
朱由检想要将关宁军,打造成京师的精英部队。</p>
以能迅速应对内乱或辽东战事。</p>
想到这里。</p>
皇太极都想马上带领八旗子弟,搬家到后金都城的赫图阿拉去,坐等大明内乱。</p>
但明军却始终按兵不动。</p>
让他怎么送对方大胜?!等他大乱?</p>
正当皇太极愁眉不展之际,尼堪急匆匆地跑进大政殿,气喘吁吁地报告:“陛下,不好了,明军已经渡河了!”</p>
他的话。</p>
顿时让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p>
可原本陷入绝望的皇太极,却像被弹簧弹起一样,从龙椅上一跃而起,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大清有救了,大清有救了!”</p>
“朱由检,你终究还是犯了糊涂!”</p>
随即。</p>
皇太极紧盯着尼堪,急切地追问:“明军来了多少人?现在何处?”</p>
尼堪低头回答:“回陛下,具体数目不明,似乎是从大凌河上游渡河而来!”</p>
“夜不收在城外五十里处,发现了他们的踪迹。”</p>
皇太极连连点头,面露喜色,“好,好极了!”</p>
“他们来了就好,就怕他们不来!”</p>
说着。</p>
皇太极看向了一旁的范文程,问道:“范先生,您是我们现在是迎战,还是撤退?”</p>
听到这么一问。</p>
范文程额头上细汗涔涔,带着一丝尴尬的回道:“陛下,我们还是迎战吧!”</p>
“至少得给大清的八旗子弟一个说法。”</p>
毕竟不能明军一来。</p>
清军就望风而逃。</p>
皇太极脸色阴沉,当即命令道:“多尔衮、济尔哈朗,你们随朕出城迎战明军。”</p>
“多铎、阿济格,你们负责护送城中的妇孺返回兴京。”</p>
“遵命!”</p>
由于皇太极早有准备。</p>
盛京城内已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安排。</p>
一旦明军有侵犯迹象,城内仅存的八旗士兵便会立刻放弃田地,带着多年积累的财富撤往赫图阿拉,准备东山再起。</p>
想到这里。</p>
皇太极随即率领正黄旗、镶黄旗的士兵。</p>
气势汹汹地冲出了盛京。</p>
而在盛京八十里外。</p>
明军的轻骑兵正紧张地注视着盛京的动向。</p>
走在前面的卢象升眉头紧锁,向身后的士兵们严肃地提醒:“一旦遭遇敌军,务必听从我的指挥。”</p>
“务必听清楚我的命令!”</p>
他不厌其烦地向周围的士兵们强调。</p>
可他的几名亲兵,却是一脸疑惑的问道:“但是我们就这点人能做什么?”</p>
“我们也不是怕死!”</p>
“但能让我们杀多几个建奴,我们才死得甘心!”</p>
“没错,那些建奴杀了我们这么多兄弟,我一定要多少几个建奴为他们报仇!”</p>
“.....”</p>
杏山之战后。</p>
整个大明对建奴充满了仇恨。</p>
都想出关杀敌报仇。</p>
卢象升和他们的部下就是其中之一。</p>
可卢象升写了十几封请战奏章送往京师,都被兵部驳回了。</p>
理由始终是“准备不足”。</p>
可如今粮仓已堆满了粮食,兵马也足。</p>
怎么就不足了?</p>
直到他接到命令,继续出战这里的时候。</p>
他才反应过来。</p>
朝廷不是准备不足,而是压根就不想打!</p>
卢象升面沉如水,低声警告:“别再胡说八道!”</p>
“待会听从我的指挥,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p>
“遵命!”</p>
他话音刚落,</p>
一名斥候骑马飞奔而来。</p>
(/29526/29526488/16096093.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