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迁都之议!夏原吉的震撼!
猪儿梦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迁都之议!夏原吉的震撼!,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猪儿梦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此一来,南北方地位相当,大明王朝兼顾南北,才能真正做到高枕无忧!</p>
突破了唯一的思想束缚,夏原吉便恍然大悟,紧跟着点了点头。</p>
朱高希将目光移向夏原吉,相比于其他人,他更加看重这位永乐王朝的专用户部尚书。</p>
毕竟,自己以后的金融帝国,还需要这位“永乐钱袋子”多多配合!</p>
“维喆兄还记得之前我们聊过的话题吗?那建文听信齐黄方等人的谗言,认为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赋税制度不合理,认为江浙的赋税太重了,只是开国时用来惩戒的,不应当一直持续下去……”</p>
话听到这儿,朱棣和道衍不约而同地嗤笑了一声。</p>
这件事情,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当时还大骂朱允炆是个愚蠢小儿!</p>
“建文于是下令平均江浙地区的田赋,按每亩地不超过一斗粮的统一标准征收,放着江南鱼米之乡不管,想要彰显出自己的仁德,甚至解开禁令允许苏、松等地出身的官员,可以作户部主官。”</p>
朱棣接过话茬,冷笑连连。</p>
“昔年太祖皇帝曾经下过禁令,严禁苏松人氏被任命为户部官员,就是为了防范出身于这些江南籍贯的的官员把持国家财政,偏私其家乡,故意拖税甚至欠税从而牺牲了国库的利益。”</p>
“可笑那建文帝年幼无知,被这些江南士绅缙绅一通忽悠糊弄,竟然真的同意了,明发令旨,天下哗然。”</p>
说实在的,朱允炆但凡脑子聪明一点,他都不会做出这么昏庸愚蠢的决定,还让整个天下都看到了他的愚蠢可笑!</p>
“太祖皇帝为什么要在江南推行重赋税制度?难道真是什么张士诚、方国珍等原因吗?”</p>
“自唐末以后,经济中心就开始向南方转移,前宋胡元也均是对江南征收重赋税,难道他们也记恨张士诚、方国珍不成?”</p>
朱高希嘴角挂着一抹轻蔑的嘲讽。</p>
“建文这个人吧,就是个凡事太过理想化的书生皇帝!”</p>
“说他是个昏君吧,他倒真算不上,毕竟人家心里面还是装着老百姓,即位之后就推行了各项仁政善举,看样子也是想过励精图治的!”</p>
“可问题就在于,他太过于理想化了,以为这些仁政善举都会落到实处,都会切切实实地落到老百姓头上!”</p>
听到这话,朱棣神情变得古怪了起来。</p>
呵呵,作为燕王朱棣,他拥有绝对的发言权。</p>
夏原吉有些惶恐不安,毕竟朱允炆百般不是,他毕竟也是建文皇帝,你一个臣民怎敢如此诽谤君上啊,而且还是当着永乐皇帝的面儿。</p>
不过当他注意到,永乐帝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笑呵呵地连连点头,他也不好出言提醒朱高希,反而因为永乐帝的表现暗自吃惊。</p>
这位贤弟到底是什么身份?</p>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啊,洪武年间太祖皇帝那般严厉打击官员贪腐,都尚且还有不少贪官污吏,借用朝廷各项政策谋取私利,更何况是新帝即位大肆渲染之后呢?”</p>
“咱们那建文皇帝那可是‘宅心仁厚’,洪武年间官员坐罪是从严惩治,到了他这儿就变成了‘罪减一等’,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轻飘飘地处罚一下就行了,这无疑更会助长官员缙绅贪腐受贿的嚣张气焰!”</p>
“再看看建文身边那都是些什么人,放着太祖皇帝给他留下的辅政老臣不用,比如户部尚书王钝和吏部尚书张紞,这二位可都是蜚声宇内的名臣贤臣,他建文却不听人家的话,反而重用一些同样纸上谈兵的书生秀才,如齐黄方等人,这就决定了无论建文君臣出发点好坏与否,老百姓都不可能获得任何益处,只会便宜了那些官员缙绅!”</p>
“最明显的例子,就莫过于江南减税这件事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事于国不利,于江南士绅有利,可推动此策之人,却是整个建文朝堂,由齐黄方三人领衔,其他那些反对的不同意的,要么被排挤要么被打压,这就是个妥妥的士绅朝廷!”</p>
“书生皇帝,秀才朝廷,他们会在意老百姓的死活吗?”</p>
(/95487/95487903/15859713.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