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孔希学:他指不定是有点儿什么大病!
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孔希学:他指不定是有点儿什么大病!,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天煌贵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十四朝贰臣,五十六代家奴。”</p>
杨大知县很想把这句话写到纸上,让陈仇虏弄成雕版,大肆印刷,四处传播后再看看他孔克坚和孔希学父子到底是选择自裁以谢天下,还是会唾面自干,继续跟南宗竞争衍圣公的爵位。</p>
可惜的是,在《洪武大字典》没有彻底修撰好以前,这十二个给北宗的评语还真不能随便传播。</p>
毕竟大明朝的读书人实在太过于稀缺,而修撰《洪武大字典》这种繁琐无比的工程又需要大量的读书人参与才行。</p>
所以杨大知县也只能强忍着恶心,选择放出一些能成功恶心到孔克坚和孔希学父子,但是又不对于把孔克坚和孔希学彻底逼疯的黑料。</p>
“孔末乱孔之后,文宣公已然绝嗣,现在曲阜的那些根本就不是孔夫子的后人。”</p>
“自古以来有忠臣不事二主之说,衍圣公却有宋、金和伪齐分别册封的三支并立,简直贻笑大方。”</p>
“孔夫子讲究华夷之辩,就是不知道衍圣公一系为什么不讲究?”</p>
“据说北宗还特意派人去找鞑子请求册封呢。”</p>
“据说衍圣公府里有私设的刑堂和地牢。”</p>
“……”</p>
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言很快就喧嚣尘上,还没等到冬月就从北方传到了南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p>
等传到京城的时候,孔末乱孔的破事儿也被人给翻了出来,朝堂上文武百官以及被孔希学号召起来修撰《洪武大字典》的读书人,看向孔希学的目光中也多少带着一丝诡异。</p>
当孔希学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整个人都差点儿疯掉。</p>
孔希学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最早传出来的谣言的地点会是曲阜县。</p>
当然,这些也不能说是谣言,因为除了孔末乱孔这事儿存疑以外,宋、金、伪齐册封的三家衍圣公并存是事实,北宗特意派人去找忽必烈请求册封也是事实,衍圣公府里私设刑堂和地牢的事情同样也是事实。</p>
问题在于是谁传出来的!</p>
孔希大?</p>
孔希大那个王八蛋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是再怎么样他也是北宗的人,应该不会傻到给南宗递刀子吧?</p>
南宗的人?</p>
南宗的人再怎么蠢,也不至于掀孔末乱孔的旧账吧,毕竟孔末乱孔这事儿发生在五代十国,南宗和北宗同属于中兴祖孔仁玉的后代,翻孔末的旧账就等于把南宗也一块儿给卖了。</p>
朱皇帝?</p>
也不对,朱皇帝虽然对北宗不满,但是现在他还要用北宗来修撰《洪武大字典》,以后也要用到北宗来收买燕云十六州的读书人,现在就把北宗彻底搞臭,并不符合他朱皇帝的利益。</p>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能干出如此丧心病狂、丧尽天良的事儿?</p>
再三琢磨之后,孔希学竟然悟出了“谁受益最大谁就嫌疑最大”的道理。</p>
很明显,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衍圣公的那点破事儿上面,前几天还被人反复唾骂的某个王八蛋知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p>
绝对就是他!</p>
再然后,孔希学整个人都彻底凌乱了。</p>
不是,他姓杨的是有什么大病吧?</p>
我们北宗一脉没招你也没惹他杨大知县,一直好好的在京师修撰《洪武大字典》,真正骂你的应该是浙东的读书人,你不去找他们的麻烦,却踏马的冲我们北宗捅刀子?</p>
你指不定是有点儿什么大病!</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