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称呼变了
泡泡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称呼变了,开局种田,摄政王妃医冠京华,泡泡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聘金呢?”</p>
聘金可有足足六封,每一封是五十两,一封都够他们吃喝几年的。</p>
“给小飞留够上学堂的,其余的爹收着吧。”</p>
“好好。”</p>
这就给娘家了。</p>
看来当初同意女儿住娘家对了。</p>
姚老憨姚张氏眼睛都冒出火来了,齐齐站起来就差给姚巧娘,江北燕鞠躬行礼了。</p>
“对了,给花儿姐草儿妹一人一封,作为嫁妆吧”</p>
两姐妹有把柄在陶家,嫁过去没有丰厚的嫁妆支撑,肯定会受气。</p>
还是那句话帮人帮到底,送佛送西天。</p>
姚老大姚老二满心欢喜,连连点头,女儿也是他们的心头肉,女儿出了这么一档子,丢人现眼的事,以后嫁过去肯定会被婆家人看不起。</p>
可如果两人都有丰厚的嫁妆,说话做事就有了底气,就算婆家人不好也饿不着冻不着。</p>
姚老憨姚张氏挺意外的看着江北雁。</p>
老两口重男轻女思想挺严重,根本没打算给孙女什么嫁妆,就算有,也只是锅碗瓢盆,两身新衣服,最多在填床被子罢。</p>
可现在由江北�0�0说出,要给两人每人一封银子,虽然肉疼舍不得,也不得不答应,毕竟这份聘金是江北雁的。</p>
“就按照雁儿说的去办!”</p>
“明儿个咱都不去点瓜种豆了,推磨的推磨,卖豆腐的卖豆腐,肉今天送来的两扇子够了,再看缺点什么物件去城里买。”</p>
姚老憨终于大气了一回,除了将两封银子分别交给王氏和蒋氏。</p>
还征求了江北雁的意见后打开聘礼箱,给桃小花姚小草,挑了几块喜庆的布料,吩咐人,去请村中巧手媳妇儿来帮忙赶嫁妆。</p>
如果来得及,给家中老老小小都缝上新衣服。</p>
虽然这桩婚事有点上不了台面,很丢人现眼,但是喜庆有气势,到时候会有比县太爷官还大的大人来参加。</p>
还没等大家去请,村里人就自动来帮忙了,有帮忙当管家的村保,专门张罗红白喜事的姚大拿,还有村里有名的巧手媳妇。</p>
所有人来之后都先将姚巧娘母子三人夸了一遍,说他们有教养,聪明能干,说姚巧娘给娘家带来了好运。</p>
几个年纪大的女人都很羡慕姚家,恨自己没这么好的女儿。</p>
姚家人有了底子,姚老憨脚下飘了,腰杆也硬起来了,拿出银子,请村中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明天专门去县城买粮食。</p>
因为玉峰镇没集时,店铺基本都关门。</p>
大家是来帮忙的,得让大家吃好喝好。</p>
、只不过现在没有酒。</p>
女人多,食材足够,大家做了烙饼面条,还炖了肉。</p>
能在这个季节吃上白面,肉。</p>
大家都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好好帮忙。</p>
“感谢大家来帮忙,今年年景不好,一点意思不成敬意。”</p>
月亮都升起来了,大家才告辞回家。</p>
姚老憨第一次很大气的给每个来帮忙的人,带了两个大馒头。</p>
有巧手的媳妇儿将针线活拿回家里去做。</p>
姚巧娘做主,将昨天江北雁带回来的一麻袋的玉米,分给大家都带回去。</p>
没有那么多的布袋,让大家尽可能的将玉米粒装在自己口袋中,能装多少就装多少。</p>
来帮忙的人回去带件礼物,叫做带喜,叫沾喜气。</p>
这是是民间风俗,只是平时不管是老人过寿,孩子满月或者结亲,大家都带点喜糖。</p>
姚家今天没准备喜糖,让大家将代表贵气福气的黄色的玉米带回去,也是一种喜庆。</p>
西北农村,玉米和小麦是一样重要,都可以算到细粮里。</p>
已经几年不是涝就是旱,玉米麦子收成都不好,现在离麦收还有两个多月,除了村里的大户,谁家的粮食都没了。</p>
姚家算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荞麦高粱,糜子谷子都完了,已经只能靠编制品换点粮食加野菜凑合了。</p>
大家见到了黄澄澄,金灿灿的玉米,眼睛都发光。</p>
尽可能的往口袋里装,有年纪大的女人撩起衣襟,想尽可能的多拿点。</p>
男人干脆脱下褂子,将袖口扎起来,装玉米。</p>
总之,来的人用了各种方法,将一麻袋,八十斤玉米全部带走了。</p>
www.mbeoge.cc。m.mbeoge.cc</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