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9章,快穿:救命!女主播她有邪凤命!,佚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言让满朝文武的脸色都不好看,天命皇后这是没瞧上他们啊。</p>
呵呵,一个个怎么不问问自己有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好了?能被人瞧得上的?</p>
自己能做,别人不能挑明了说,这就是满朝文武最真实的想法,可挑明这一切的是天命皇后,他们连宋徽宗都摆弄不了,更别说天命皇后了。</p>
怎么办呢?</p>
只能憋屈自己了。</p>
散朝后,一半儿朝臣留在班房办公,可不能真叫大宋出了问题,否则就是找死。</p>
剩下一半儿朝臣就满汴京的溜达,去看看宋徽宗的儿子都有谁身具龙气,一天功夫发现两个。</p>
一个是被废掉太子之位的赵恒,一个是跟天命皇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赵构。</p>
都不是傻子,立刻就明白赵构可能才是天命皇后做夫妻的人,可他们最终却连夜把赵恒送入了皇宫。</p>
倒不是得罪过赵构怕赵构上位,而是赵恒是宋徽宗原配嫡出。</p>
宋朝向来认为他们比唐朝知礼,走的纯粹的儒家治国路子。</p>
儒家思想中,嫡庶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p>
儒家通过孔子、董仲舒等人的思想传承和发扬,强调了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性。</p>
孔子在《诗经》、《书经》等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嫡子存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保证家族血脉传承、国家治理顺畅的必要手段。</p>
董仲舒进一步将儒家确立为国教,使其影响达到鼎盛,嫡长子制度的地位更加牢固�6�8。</p>
在儒家经典中,《家礼》和《小学》等著作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强调了嫡庶之间的等级差异。</p>
同时,理学家通过书院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宣扬封建伦理纲常,进一步推动了嫡庶观念的普及和深化�6�8。</p>
赵恒是原配嫡出,这就是朝臣们不考虑赵构的根本原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