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佚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的京城,嘉靖正在紧急召开朝会。</p>
“诸位,我大明对昌国公和建昌侯够好了吧?何曾亏待过他们,如今他们居然举兵谋反,还号称三十万大军。”</p>
朝会之上,嘉靖痛心疾首道。</p>
对于嘉靖的表演,满朝文武表现不一,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员一个个也都义愤填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嘴上都在痛斥张鹤龄兄弟二人。</p>
“陛下,臣以为张氏两兄弟根本就是乱臣贼子,狼子野心,朝廷对他们再好,也没用,这种人就是喂不熟的狼。”</p>
“是啊陛下,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p>
。。。。。。。。。</p>
和这些义愤填膺的臣子不同,杨一清反倒是老神在在的在那里闭目养神。</p>
张氏两兄弟为何造反,他虽然不能看清所有细节,但大致也猜的差不多了,无非是被那些江南士绅们蛊惑,好巧不巧,张太后又落水而亡,如果说这事不是皇帝刻意为之,杨一清是不信的。</p>
造成眼前的这种局面,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江南,朝廷和那些江南的士绅富商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爆发的点了。</p>
在皇帝看来,大明身上长了脓疮,到了发的时候,必须得把它挤出来,否则后患无穷。</p>
故此才有了张太后的死,张太后一死,张氏这两兄弟不反也得反了。</p>
想明白这些,杨一清自然不会愣头愣脑的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直接在朝会上闭目养神了。</p>
不过他想趁机摸鱼,嘉靖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在嘉靖看来,杨一清已经年近七十了,没事多熬一熬他,也能让他快点致仕。</p>
“石淙,你怎么看?”</p>
嘉靖看着杨一清道。</p>
现如今的内阁,杨一清和杨慎都姓杨,嘉靖如果叫杨阁老,两人根本不知道叫的是谁,所以从几个月之前,嘉靖就开始称呼杨一清的字号了。</p>
杨一清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这是存心折腾自己呢,顿时有些无奈。</p>
“陛下,老臣以为,这所谓的三十万大军水分极大,撑破了天也不过十万人左右,而且都是乌合之众,张氏兄弟别说领十万兵马了,给他们一万兵马他们都指挥不了,所谓叛军,不过土鸡瓦犬而。”</p>
杨一清不疾不徐道。</p>
“那石淙以为,谁适合领兵平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