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朱元璋的致命三连问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5章 朱元璋的致命三连问,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中,首次出兵两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最后一次是尽出精兵四万。</p>
前三次救援时,这四万人还没有赶到锦州。</p>
结果,明军的四次救援行动全部失败,每次都败得相当惨,最后一次的四万大军还全军覆没,将领除吴襄等二、三人外,“(主帅)张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p>
随后没多久,祖大寿见被救援无望,粮草断绝,杀掉拒绝投降的副手何可纲,开城向皇太极投降,“大凌河之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p>
从整个战争的过程看,明军在救援大凌河城时,显然是犯了兵家大忌。</p>
明军的战斗力本就不如后金军队,还采用添油战术,逐次增援,没有集中兵力和强大的后金军队决战,以获取更大可能的胜利机会。</p>
虽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赢,但这种添油战术也让老帅孙承宗备受指责,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污点。</p>
后人在复盘“大凌河之战”时,也会很疑惑,孙承宗也是老谋深算,并非不知兵,他肯定也知道后金的围城打援的打算,以及明军战斗力跟后金军队的差异,可他为何还要分批出兵救援?】</p>
已经被自己大明后期的逆天程度刷新了下限的朱元璋现在已经无力吐槽了。</p>
“咱好像要将禁止太监监军这一条写在祖训上啊!”</p>
但是,祖训已经让自己撕掉了。</p>
【主播个人分析,孙承宗对上述明军战斗力的缺点,以及分批救援的成功可能性极低,都是一清二楚,但他没有多少选择,他要计算的还有政治账。</p>
首先,大凌河城危在旦夕,谁也不知道后金会什么时候拿下城池。</p>
当时跟城中的通信已经断绝,在锦州的明军也无从得知城中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五天?十天?一个月?完全不清楚。</p>
在外围的明军,只能不断派军过去,哪怕打不过去,也要让大凌河城中的守军看到希望,坚定他们守城的决心,以等待明军主力(张春带的那四万军队)到来。</p>
而且,这一战,不管战争过程如何,只要失败,作为主帅的孙承宗就要背责,他必须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否则,在朝中的政敌不会让他好过。</p>
军事上,添油战术不可取,但政治上,必须做出姿态,不停去救援的姿态。</p>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锦州城、松山城中的关宁军,会逼孙承宗不停地派兵去救援。】</p>
“观天幕之言,后世的大明朝在实力和底蕴这个时期是碾压那异族政权的。”</p>
刘彻恍然道:“但是,明朝国内的党派争斗已经牵连到了他们前线的军队了。”</p>
“这才是明军失败的原因!”</p>
【为什么?因为大凌河城中围着的是祖大寿,大凌河城对关宁军来说,是无所谓守不守得住的,但祖大寿对整个关宁军系统来说,就太重要了。</p>
当时,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头号首脑就是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势力,他要是完蛋,不管是战死还是投降后金,对关宁军来说,都是毁灭性打击。</p>
自从孙承宗、袁崇焕等搞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以来,辽东将门及关宁军就迅速壮大,而将辽东将门串联起来的,就是祖大寿。</p>
连朝廷都知道祖大寿的重要性,“己巳之变”时,袁崇焕被捕,祖大寿马上带兵擅自离开,崇祯皇帝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敢治他的罪。</p>
有祖大寿在,辽东将门和关宁军就是一个整体,能团结起来跟朝廷讨价还价,独占辽东,独占辽饷。</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