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朱元璋:咱不理解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朱元璋:咱不理解,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根据《满文老档》记载:</p>
“二十四日,明马、步兵四万余,由锦州城出。二十五日,渡小凌河,即行掘壕,列车盾枪炮,整列甚严。”</p>
而此时皇太极的军队还要继续保持对大凌河城的包围,真正跟随皇太极而来的只有两万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要承担截击溃败明军的任务,所以战场上的明军在人数是占有绝对优势的。</p>
与此同时,明军在火器装备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p>
战后,被后金军队收缴“红衣大炮”3门,“大将军炮”7门,“三等将军炮”600位,其余火炮、火枪、弹药数量总和达到万余。</p>
并且吴襄统领的骑兵部队,战力在此前与后金军队的战斗中,也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可谓是短兵相接不落下风。</p>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还是败了,并且是被打了个全军覆没,不得不让人遗憾。</p>
可仔细对比明金统帅对于战局的指挥和部署,也不难发现,明军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已然无法避免的。</p>
首先,明军在面对后金军队时,犯了“分兵”的大忌。</p>
吴襄阵营的优势在于骑兵的突击性与灵活性,而宋中配备了大量的火炮。</p>
如果两人能够兵合一处、将打一方,用火器对敌人造成远距离的杀伤,再由骑兵策应形成对阵营的保护,避免受到敌人的冲击,那么战斗最后的胜负也将犹未可知。</p>
而此时的“分兵驻防”,不仅不能发挥配合作战的威力,反而将自己部队的弱点充分暴露,同时让皇太极在局部形成多打少、强对弱的优势,进而逐个击破,最终导致了满盘皆输。</p>
其次,明军再一次犯了相互不配合,不支援,各自为战的“老毛病”。</p>
在阵营遭到猛烈攻击的时候,吴襄没有给予很好的支援与策应;同样的,吴襄遭到攻击,宋伟给予的帮助也微乎其微。</p>
而在吴襄阵营被击溃的时候,也没有想着与宋伟会合,而是直接撤出了战场,留下宋伟独自应战。</p>
也正是因为明军如此的不协同,不配合,才给了皇太极充分的调整部署的空间,使其在战场上的临阵指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p>
再次,就是明军对于双方实力的对比情况,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p>
吴襄、宋伟大军刚出锦州的时候,曾有过与皇太极的短暂对峙,而皇太极选择了主动后撤,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明军的“骄傲”情绪。</p>
更为致命的是,明军对于后金军队拥有火炮的事情全然无知,以至于当吴襄所部面对敌人的炮轰的,展现出了极大的惊愕之情。</p>
反观皇太极,却在“长山之战”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p>
他在“重营”尚未落位的情况下,就开始冲击明军阵营,以求打乱明军阵脚,避免明军阵型稳固。</p>
随后在攻击宋伟所部不克的情况下,及时调整部署,攻打吴襄,并且将火炮运用其中,确保了战斗成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