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朱:我都砍不完!(为打赏读者加更)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老朱:我都砍不完!(为打赏读者加更),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的,李自成说“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两百万”即可撤军,然而崇祯别说百万了,十万都拿不出来。</p>
崇祯十六年明朝财政收入约为1584万白银,支出约为2122两以上。</p>
根据我们现代的统计,明朝当时纵然很多权力被豪强等所把控,很多税收名存实亡,但是中央应有的财政应为4000—5000万两白银左右,但是,崇祯只拿到了一半。</p>
而且,明朝末年,国家的财政收入实际潜力应在2.5亿两白银左右,然而明朝只能收到4000万两,还有莫名其妙的少一半。</p>
清朝没有洋务运动改革之前,皇帝每年私库都能收入1500万两白银左右,而明朝,万历二十年之后的明朝,皇帝每年私库收入平均为120万两白银。</p>
所以,我们常说明朝是被穷死的,这句话并没有错。</p>
天下还是这个天下,且清朝的科技文化经济并没有大力发展,可以说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然而税收却碾压了明朝。</p>
再比如说,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乾隆皇帝的最大心腹,在嘉庆皇帝登基后,早就看父皇这个心腹不爽的嘉庆爷第一时间就抄了和珅的家。</p>
最后,和珅抄家列了一个清单递给了嘉庆爷,皇帝看了居然流泪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一下和珅抄家清单,这个是有流传下来的,我们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p>
白银一项:和珅被抄家时查获了223000000两白银和约600000000两白银的其他财产。</p>
家产一项:和珅名下约三千多套房屋地产和八千多顷土地,也就是八十万亩田地。</p>
其他例如金银财宝、古董字画之类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珍贵的还有汉太祖时期的铜鼎、宋代的端砚、战国的古剑、唐代的瓷器、三国时期的玉器等等。</p>
而清朝此时的经济,由于乾隆晚年极度昏庸和耽于享乐,财政早就一塌糊涂了,好不容易掌权的嘉庆一看大清国库是那种老鼠看了都得摇摇头,最后拉上一坨加点东西才走的程度。</p>
这时候抄了和珅的家,嘉庆爷能不激动的流泪?】</p>
“这女真人的清朝还真是别出一格啊,与我中原王朝就是不一样!”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为大清竖了一个大拇指。</p>
朱标倒是叹息道:“哎!这么说来。这位张先生确实不算是大贪啊!”</p>
“父皇,您老惩治贪官多少年,看来后面全废啊!”虽然后世的明朝皇帝不是自己的后代,朱标自己看着也心疼啊,凭什么我大明的皇帝就这么穷?</p>
酝酿了良久,这句话还是不说不快:“父皇,您的祖训给后世子孙留下的框缚太多了!估计也就四弟那个混不吝的性子和四弟的从小跟他征战南北的孙子,能够不受约束,其他的子孙应该连出皇宫都难!”</p>
“皇帝出不了皇宫,那这个天下到底有几分还属于皇帝?”</p>
朱元璋也是不挣扎了,他分明是满腔热血想要让后世子孙个个明君,让大明千秋万代,这才写的祖训。</p>
没曾想到,自己的一腔好心,居然成了约束子孙的死规矩。</p>
“那标儿你说......”</p>
朱标斟酌道:“父皇留下几道指导性的祖训,儿臣觉得就可以了。”</p>
“就像天幕之前说的: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祖训就很好嘛!”</p>
“太细致入微,相反更是约束了后代皇帝们了。”</p>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个事情他也得回去多琢磨。</p>
“这群文官都该死啊!要是生在了咱这个时候,全都得剥皮!”</p>
“后世怎么这么有钱?”倒是嬴政这个“原始人”不理解了。</p>
为什么后世的税收动辄几千万上亿两的白银,而他大秦现在收入还没人家的十分之一多,就要被骂暴君!</p>
欺天啦!</p>
(/57194/57194218/15092212.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