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番外)刘寄奴最被称道的地方2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 (番外)刘寄奴最被称道的地方2,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这样的,乃公的话还是有用的,对自家老兄弟还是有保证的。”刘邦自信道。</p>
吕雉内心冷笑:刘家的誓言可不是我吕氏说的话。</p>
【洛水之誓恰好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共识,它始于一个政治契约。《后汉书·岑彭传》记载道:彭还,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p>
这是怎样的誓言呢?大家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行了,刘秀之兄刘縯的死有朱鲔的份,而且朱鲔还劝说刘玄不可让刘秀担任大司马。</p>
换句话说,朱鲔和刘秀于公于私都是死仇,但刘秀在久攻洛阳而不克的情况下,选择派朱鲔的旧部岑彭去劝降,并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因为旧日的仇怨而害朱鲔的性命,并且以洛水为誓必不食言。</p>
而结果我们也知道,刘秀确实没有食言,不仅拜朱鲔为平狄将军,还封其为扶沟侯。</p>
要知道,当时刘秀大可以骗出朱鲔后将其杀之,朱鲔自己都做好了被杀的准备,前去投降前还叮嘱城中官兵,若见不到他归来则可突围而去。</p>
但最后刘秀并没有杀害朱鲔,这不是刘秀不能这么做,而是刘秀需要创立一个共识,并且要以此取信于天下人。</p>
说白了,这就和刘邦在汉高祖六年封雍齿这个反复小人为什邡侯一样,不是说真的就一点不恨了,而是需要做给天下人看的,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信任共识,才能够稳定天下人心。</p>
后人大可以说这是政治作秀,不是真心实意的。</p>
可结果就是刘邦也好,刘秀也罢,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是负责了的,雍齿被封为什邡侯,朱鲔被封扶沟侯,本质上都是在用自己的道德、信用来创立社会共识,使众人能心悦诚服的认同他们即将创立的王朝和其法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国家,否则叛乱的发生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p>
“司马一族得到这样的下场纯属是祖宗作孽,咎由自取啊!”简雍冷笑道。</p>
“曹家篡了汉室,但还算留有体面,司马氏这种行为,正如后人所讲,这是贻害千秋的行为!”诸葛亮对政治的敏感性而谈道。</p>
“我汉室之所以拥有天下,正是祖宗立信于天下也。司马氏不懂,所以纵然被屠戮宗室,也没人为其伸冤,这不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吗?”</p>
刘备道。</p>
【司马懿之所以洛水之誓让满朝文武宗室信任,主要是他当时作为四朝元老、大魏柱石,其人设犹如魏国诸葛亮一般,拥有较高的威望和声誉,他的誓言自然具有一定的信服力。</p>
曹爽缺乏政治经验和军事才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惊慌失措。</p>
而且他虽手上有皇帝,但司马懿占领皇城及险要位置,曹爽处于劣势,容易相信司马懿的誓言。</p>
历史上从未有达官贵人敢违背誓言,司马懿开了个很坏的开头,就如白衣渡江一样让后人所不齿。</p>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实际上标志着一个政治底线的破坏。</p>
在古代中国,政治信用是维系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关键。</p>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本应是一个政治承诺的象征,但他的背叛不仅破坏了个人信誉,更严重地摧毁了政治契约的基本信任。</p>
司马懿及其家族的行为不仅引发了道德和政治的混乱,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混乱的时期。</p>
此次事件导致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彻底破裂,给后世政治稳定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p>
统治者对大臣的信任度降低,大臣对统治者的忠诚度也备受质疑。</p>
强烈冲击了社会诚信价值观,使得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大幅下滑。</p>
人们对誓言和承诺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诚信不再是人们行为的准则。</p>
洛水之誓的违背让人们对历史上誓言和承诺的看重程度明显降低,历史上誓言的信任度也随之大幅下降。</p>
总的来说,洛水之誓这两次历史事件对后世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57194/57194218/15961994.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