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番外)刘寄奴最被称道的地方1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番外)刘寄奴最被称道的地方1,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唯唯而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盘点这么久正经的东西了,咱现在来盘点一些大家喜闻乐道的事情。</p>
有句话说的好啊,“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就是好作品。”</p>
现在,就来盘点一些刘寄奴的“小八卦”,当然,也不算是八卦,这都是正儿八经历史记载的。】</p>
“人民?”李世民咀嚼着这个名词。</p>
天幕已经提及过很多次了。“后世将百姓称为人民,是这样吗?”</p>
“不知这样改有何含义?”</p>
面对李世民的垂问,博学多谋得老房沉思后,道:</p>
“昔年上古时期,国家以城邦为聚,如邦周般便是这样。</p>
当时住在城里的人是国人,住在城外的人为野人,国人是国家的组成,拥有参与祭祀等权力,一般都是国君一脉的宗族。</p>
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国民的数量增多,也有国民是住在城外的。</p>
一般来讲,在邦周兴盛时期,国家是由国民、野人、奴隶组成的,国民可以参与军事、祭祀、政治、教育等各项权力,野人次之,奴隶没有权力。</p>
臣认为,后世之人民应为邦周之国民一般。”</p>
“邦周的国民的意思吗?”李世民还是有些了解的。</p>
国民的权力可是很大的,国君和国民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大家都是同宗,你是大宗,但是我们都是一个宗族,也都算国家的主人。</p>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先辈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来的。</p>
你要是做的不好,我可是“老秦人”、“老周人”、“老卫人”......</p>
西周时期,国人暴动也证实了当时国人的权力。</p>
只是后来东周以后,奴隶制逐渐消亡,分封制和周天下也逐渐名存实亡,周王室的尊严和体面都不保了,社会也向封建制逐渐转换,国人野人制度也这样慢慢消亡了。</p>
“后世百姓皆可称为国人,故尔为人民?”</p>
李世民倒是好奇,如果所有百姓都拥有了国人的权力,那后世的统治者又该如何治理国家呢?</p>
毕竟,自封建制以来,很多统治者都是在实行愚民政策的。</p>
况且,圣贤都曾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p>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晋朝皇室禅位给的刘裕,这才建立的刘宋政权。</p>
南北朝之前的禅让,皆能厚待前朝禅让之君。而自南北朝起,王朝之间的禅让便陡然血腥,不但禅让之君的性命罕能保全,前朝宗室也多被残害。</p>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南朝宋武帝刘裕,那为何刘裕要首开恶例,弑杀禅让之君、并将晋宗室屠戮殆尽呢?】</p>
“天可诛之!”</p>
大皇帝司马炎被吓得一个趔趄,面色震怖,颤颤巍巍道:</p>
“焉有此等恶贼!杀我宗室,屠我子孙,还存天理乎?”</p>
此时,大魏甘露四年的洛阳长秋宫里,曹髦简直是要笑出猪哼哼来了。</p>
“司马昭,你之下场就在眼前啊!真是大快人心!”</p>
【其一,晋司马氏虽已沦为傀儡,但仍受到士族们的拥护,其政治号召力不容低估。在晋室南渡之后,有两次权臣篡国不成,皆与此密切相关。</p>
一次是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王敦为丞相王导的堂兄,其与王导共同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而长期担任大将军一职。东晋初期的实权,完全掌控在琅琊王氏的手中,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p>
其后,王敦以清君侧为名,率军攻入建康,得以专擅朝政。</p>
但王敦却图谋篡位不成,皆是遭到其他北方流亡士族的反对,最终王敦身死军败。</p>
另一次是桓温篡国未果,桓温可以称得上是东晋的“曹操”,战功赫赫,灭成汉而收复蜀地,并多次北伐,进入关中并收复旧都洛阳。</p>
桓温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但图谋帝位不成,也是受制于朝中王谢等势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