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猫腻!,官道艳途,佚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像人家再往南一点的县或者是省市,人家种橘子,种梨,种桃,咱们这边勉强能种个山楂,种个白梨,但是好像都不怎么样。”</p>
“城南县的另一侧,背着山的位置还好,东山县这边和城南县进行接壤的山势比较陡峭,所以我们那边,最后就种了点山楂。”</p>
“大概是三年前吧,还想弄一个红果节,结果这山楂的质量也上不去,销量也不行,第二年好多老乡就把山楂树都给砍了……”</p>
叶浩然皱了皱眉头。</p>
“你的意思是当时是县里面搞了个工程,为了弄这个什么红果节,然后弄了大批的山楂树免费给你家那边去种对吗?”</p>
赵青点了点头。</p>
叶浩然忍不住思考了一下,他好像有点印象想起来了,确有其事。</p>
不过这件事最终以县政府亏损了将近好几百万收场结束。</p>
九十年代这种所谓的工程项目弄了很多,有成功的,有失败的。</p>
其实不单纯都是这里面有什么猫腻,甚至包括侵吞国有资产、收受贿赂,利用工程和项目大肆敛财等等。</p>
实际上在九十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山沟里,包括各种农村的角落,也都开始有这样推动经济的想法。</p>
只不过如何去做,如何因地制宜,这个说法很少。</p>
所以看别人种山楂种的不错,这边也种山楂,看人家的辣椒弄的不错,这边也不管是否适合,也搞辣椒!</p>
重复建设,盲目上马,当时几乎成了一股风气。</p>
尽管大家明明知道,可能的代价就是造成县政府在银行又多了一笔呆坏账。</p>
但是当时不做这些项目,不弄这一些建设,对于一个县的管理者,甚至包括一个乡镇的管理者来说,那就是没有成绩,没有业绩,反而会被指责的够呛!</p>
叶浩然忍不住叹了口气。</p>
实话实说,山楂是没戏了,但是青山镇该怎么办?他确实很挠头。</p>
然而就在这时,赵青突然看向叶浩然。</p>
“哥,你那个地方是在青山镇对吧?你知道他为什么叫青山镇吗?”</p>
叶浩然皱了皱眉头,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p>
叶浩然看一下赵青。</p>
“我知道他旁边有一个丘陵而已,再说那地方大部分不都是种植农田吗?”</p>
赵青有些活泼的,甩了甩自己的头发,看向公公婆婆、自己的老公和叶浩然来了一句。</p>
“嗨,看来你们都不知道,青山镇离东山县非常的近对吧?”</p>
“青山镇之所以要叫青山镇,就是你说的旁边那个丘陵也就是那座山,那座山是一座大山的余脉,但是那座山其实挺有名!”</p>
“据说以前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尤其是早上和晚上随着阳光光线的不同,离远看就是青色的,所以才给他起名叫青山。”</p>
叶浩然忍不住笑了。</p>
“嗨,我以为是青山绿水的意思呢,没想到哈,他居然还有这么个典故?”</p>
(/65703/65703029/14105372.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