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鱼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重大冤情,昭春意,犹鱼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鼓声如雷,咚咚咚的,响彻了整个京城,沈昭嬑耳朵都麻了,她急声吩咐:“快马加鞭,马上回府……”</p>
随着她话音刚落,长街上就响起了杂乱的声音——</p>
“有人敲了登闻鼓……”</p>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有人敲登闻鼓,那可是要命的……”</p>
“非重大冤情,不可敲响登闻鼓,这是出了什么事,不要吓我啊……”</p>
“每次登闻鼓响起,都要死好多人,到底是多大的冤情,才不要命去敲登闻鼓……”</p>
“……”</p>
沈昭嬑心乱如麻,紧抿着唇……</p>
大周朝三大血案,有一桩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进京告御状,敲响了登闻鼓引起来的。</p>
此案发生在太祖年间,起因是,地方官员在大周朝立国后,仍然实施了前朝继婚法,兄死弟及,兄长死后,弟弟如果单身,可以继承兄长的妻子,甚至是兄长的婚约,迎娶兄长的未婚妻……</p>
此事引发了一场残酷的制改,是真正杀到了血流成河。</p>
前世倒显案也是血流成河。</p>
沈昭嬑身子轻颤着,忍了又忍,还是掀了车帘,大街上百姓争相奔走,人潮一窝峰地朝长安右门跑去。</p>
一片嘈杂凌乱。</p>
马车被堵在长街上,无法动弹。</p>
太祖皇帝登基后,设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p>
后成祖定都燕京,置登闻鼓于长安右门外,并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二十,以防止无端刁民的恶意击鼓。</p>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二十廷杖是要命的,当场打不死,可事后治伤吃药……能拖死一大家子。</p>
若非重大冤情,怀有必死的决心,根本没有胆敢敲登闻鼓。</p>
先帝在位时,显国公开始把持朝政,登闻鼓沦为虚设,已经没人敲登闻闻鸣冤,但登闻鼓是太祖设立,没有人敲登闻鼓,不代表登闻鼓所代表的威能不在。</p>
登闻鼓除了“申诉冤枉”以外,还作用于重大机密的奏报,故而朝中也没人敢怠慢了登闻鼓。</p>
马车走走停停,沈昭嬑被晃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p>
沈昭嬑脸色有些发白,扬高声音:“怎么回事?”</p>
陈大来不及回答,沈昭嬑听到外面响起了彼起彼伏的惊叫声,她掀了车帘,推开窗牖,看到大街两旁人头攒动,兵马司的人如潮水一般涌到长街,驱赶长街上的百姓,百姓们蜂拥到长街两侧。</p>
登闻鼓已经不响了,兵马司正在维持御道……</p>
登闻鼓但凡响起,宫里一定能听到,这时宫里已经有了动作。</p>
不知道过了多久,沈昭嬑看到一队衙役,带着一个满身血污的男子,走在长街上。</p>
那人被打得浑身血肉模糊,一边走,一边大喊:“小生,浙江桐庐县,明昌十六年举人,郑玉庭,状告浙江都司,都指挥使,状告杭州织造衙门,状告桐庐县知县……”</p>
大街两旁的百姓一听,敲登闻鼓的竟然是个举人老爷,一个个都惊呆了,这得多大的冤情,才要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拼死敲登闻鼓。</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